找到相关结果约18654条,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就是租佃改良,基本上属于与虎谋皮。既然前两项都中途流产,那么这项改革的命运可想而知。南京政府虽然曾于1929、1930和1932年接连颁布“二五减租”法令,但只有少数省份看在中央政府的面子上还能提及这些法案,但根本就没有实行,多数省份甚至连提到都懒得提,真正付诸施行的只有...
    2009.03.09 15:11:00
  2. ”规划是以登记失业率为考核目标的,如果再公布调查失业率,跟考核目标又对应不上。   据悉,国家统计局正跟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城镇调查失业率能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失业率”不能误导决策层   9.4%,4.2%——两个统计数据竟相差如...
    2009.04.09 11:37:00
  3. 质的外包订单,国际经济危机甚至有可能使国际外包订单向中国进一步转移。   2009年是“十一五”的第四年,国家发改委已经开始启动“十二五”的规划工作。在全球性经济危机蔓延深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走势如何,今后5—10年我国文化产业将会有怎样的发展空间,以及如何发挥文...
    2009.04.14 16:21:00
  4. 要内容是对近两三年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规划。下半年还将启动骨干文化企业培育计划、文化企业上市规划以及文化产业基地建设规划,起草“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框架结构,高书生提出了新的设想,即把文化产业分为渠道和内容两个方面——从渠道的角度...
    2009.06.24 14:06:00
  5. 社会事业、产业体系建设和解决历史欠账。着力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加快凝练上报八大支柱产业项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手谋划“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坚持“大思路、大整合”的办法,整合项目资源,加大协调力度,争取我市重大转型项目尽量多地纳入国家项目建设规划。  ...
    2009.07.30 11:14:00
  6. 迫切需要全面系统地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区域经济区划体系,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十二五”时期,我国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以新的100万—200万人口城市建设为重点,...
    2009.09.10 11:09:00
  7. 业、社会走向更加和谐的时期。   北京社科院副院长梅松研究员指出,20世纪80年代前,北京主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一五"、"二五"期间,以实现"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的转变"为中心,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北京工业体系的雏形;"三五"、"四五"时期,燕化新建、扩建和...
    2009.09.30 10:36:00
  8.   编者:奥运会办过了,60华诞庆过了,接下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关注点是什么?从经济层面看,应是“十二五”规划。为此,本版今起新辟前瞻“十二五”专栏,陆续推出有关专家及研究人士关于“十二五”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今日首发国家发改委外贸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研究员的文章,以...
    2009.10.19 15:38:00
  9.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要扎实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抓好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积极谋划明年工作和“十二五”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从而赢得...
    2009.10.26 14:46:00
  10. 和人民长远利益等一系列问题。   毛泽东历来反对忽视人民生活的偏向,反对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僚主义。1956年4月,他在听取李富春汇报“二五”计划时曾指出:“现在的危险是忽视个人利益。如果不注意个人收入问题,就可能犯大错误。”话说得这样尖锐,可见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
    2009.11.27 15:1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