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扬州文化的一个基本特质。”刘建华说,在一些与扬州有关的古诗词中,都存在着“询问”、“疑问”语气。“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问天、问月、问人、问花、问柳,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扬州在传统文化方面独特...
2011.03.20 11:02:00
-
往安静地伫立,一如跨越塞纳河的桥梁一样充满浪漫气质。
二十四桥
美人月夜吹箫桥畔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诗让二十四桥名垂千古,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
2011.08.06 13:45:00
-
默化中养成崇文尚德、文明优雅的习惯,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升。
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含金量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脍炙人口的历史诗句描述使扬州成为华人梦想中的旅居之所。
在扬州,众多旅游景点中均存有历史遗迹,文博城建设...
2011.10.17 16:56:00
-
女即为张好好,杜牧另有《张好好诗》,但没有确切依据,有待专家考证。
杜牧在扬州前后居住十年,写扬州的著名诗篇很多,如《寄扬州韩绰判官》,名句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题扬州禅智寺》,名句有“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诗中地名在扬州均有出处,并传承至今。...
2012.09.03 16:11:00
-
视屏截图
9月30晚,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推出了“月明故乡”中秋节特别节目。摄制组分赴全国各地,拍摄当地月景。扬州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率先出镜。
解 说
吟诵扬州诗词开场
在节目中,解说词,就以扬州月的诗词开场:“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扬州...
2012.10.08 16:01:00
-
京、扬州、镇江都是诗词歌赋里的历史名城,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在环境、生活上与台湾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台湾的教科书里,我们读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今天我们亲眼所见这些古迹,好像建立起了两岸间的文化衔接。”
雕版印刷《论语》送宝岛同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13.08.19 10:01:00
-
京、扬州、镇江都是诗词歌赋里的历史名城,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在环境、生活上与台湾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台湾的教科书里,我们读到了‘二十四桥明月夜’,今天我们亲眼所见这些古迹,好像建立起了两岸间的文化衔接。”
雕版印刷《论语》送宝岛同胞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13.08.19 16:13:00
-
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人心目中的二十四桥由落帆栈道、单孔拱桥、九曲桥及吹箫亭组合而成,中间的玉带状拱桥长24米,宽2.4米,桥上下两...
2013.08.19 17:54:00
-
胜地举不胜举,如古运河沿岸、瓜洲古渡、瘦西湖二十四桥、五亭桥、小金山脚下的月观、明月湖等都是赏月胜地。
“尤其是瘦西湖内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国内各大网站都曾推荐,还入选新华网、同程网、腾讯网等知名网站刊登的《国内十大中秋赏月胜地推荐》。”业内人士曹阳春表示,可惜扬州...
2013.09.10 10:41:00
-
“二十四桥明月夜”,杜牧的这句诗已流传千年,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
扬州五亭桥上月色如皎
中秋赏月,扬州二十四桥是不可错过之处。月明之夜漫步桥畔,看着湖天一色的美景,诗意顿生,让人感到无限的娴静和幽远。
据说二十四桥...
2013.09.22 1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