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人文条件,在边界两侧往来穿梭,躲避追剿。显然,没有巴基斯坦的配合,美国的反恐战争无法取得成功。
因此,美国为维持自身在南亚地区的反恐利益,必须确保巴基斯坦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缓和巴印紧张关系。这也便不难理解,为何奥巴马要将霍尔布鲁克任命为“阿富汗和...
2009.02.20 15:12:00
-
亚欧大陆的更为便捷的大通道,一般被表述为:东起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日照等中国港口城市,经过东西向的铁路干线,西行出域穿越中亚、西亚地区,连接欧洲的铁路网,抵达荷兰的鹿特丹、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集装箱运输的迅速普及,大陆桥运输显示...
2009.03.09 15:54:00
-
共识”在不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结果令人失望。东亚一些国家在90年代先后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结果酿成了1997年由泰国开始并波及整个东亚地区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的经济至今还没有恢复到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推行“华盛顿共识”,结果导致失业率高居...
2009.04.01 09:43:00
-
和储备手段。他建议,两岸四地可确立人民币或各以本币作为贸易结算手段。这些措施,就人民币国际化讲仅一小步,但对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东亚地区经贸合作以及地区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还可对我国金融改革推进起到“倒逼”机制的积极作用。
福建省社科院亚太所副研究员翁东玲对...
2009.04.09 13:58:00
-
30年”,美国承担了世界经济“发动机”的角色,日本以及整个亚洲地区不可避免地依赖这个“发动机”。上世纪80—90年代,亚洲内部特别是东亚地区,已经形成了制造业、贸易和投资的“连锁转换”。在“雁形”发展方式中,日本曾经当过那个“头”,中国台湾、韩国跟进,尔后中国大陆也加...
2009.04.13 14:30:00
-
的方式缓和了贸易摩擦。如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三菱、富士重工等日本汽车公司相继在美国投资设厂。不仅如此,日本还将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变成日本进军欧美市场的出口加工基地,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转移贸易摩擦与冲突。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对日贸易逆差的下降,从而大大改善了两国...
2009.05.07 11:14:00
-
洲敌对的巨人相抗衡,来进行一场“老式的双方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随后,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发表文章,也认为中国已经具备了主导东亚地区的”野心”,中国建立远洋海军,其势力将延展到南海地区。根据学者的统计,从1992年初到1994年底,美、日、英、法等国的报刊上先后出现了...
2009.05.13 10:10:00
-
陷入低谷的时候,三国智库都在考虑如何缓解两国关系,在中美日三国开了很多会。在中日关系逐渐改善的过程中,“二轨”各方认识到,如果东亚地区没有一个稳定的战略性对话机制,那么就可能出现更多的麻烦。
中国前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也是“二轨”对话的见证人,他说,...
2009.07.31 17:08:00
-
斯兰文化为代表的阿拉伯文明和以东正教文化为代表的欧洲文明的交汇处。不同质的文明在各个时期以强大的民族和国家的征服过程为载体,在中亚地区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冲突、融合,这一地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人文因素最丰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随着冷战的终结,仓促独立的中亚五国成为...
2009.08.07 17:16:00
-
”花样不断翻新
有关“中国威胁”的舆论发端于美、日等国家,但其在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却有一定市场。比如,作为中国近邻的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加之该地区一些国家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颇多龃龉,因而在西方媒体的炒作下,“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在这一地区不断扩散...
2009.08.11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