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改造,完善田间灌排渠系,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到2020年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并在严重缺水地区实行退地减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农牧交错区,推进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坡耕地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种植结构调整、已垦草原恢复等形式,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推进草食畜牧业...
2015.05.28 15:51:00
-
然修复,扩大保护林草植被覆盖,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全面预防水土流失,重点突出重要水源地、重要江河源头区、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二是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及崩岗的综合整治,重点突出西北黄土高...
2015.10.18 07:26:00
-
后会有哪些硬招?
刘震介绍,规划确定,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在所有陆地实施全面预防保护。对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实施重点预防,严格管制生产建设项目和活动,禁止过度放牧、无序采矿、毁林开荒和开垦草地等行为,从源头上严控人为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
2015.11.01 08:05:00
-
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部已经决定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粮食生产,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
2016.01.28 09:57:00
-
11月,农业部制定下发了《“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镰刀弯”地区,包括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太行山沿线区及西南石漠化区,在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是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地区。该地...
2016.05.25 17:12:00
-
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是减玉米,《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调减玉米面积,重点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今年预计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饲草。
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
2016.10.23 09:07:00
-
蚕桑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重点是减玉米,《规划》提出到2020年进一步调减玉米面积,重点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镰刀弯”地区。今年预计调减3000万亩以上,调减面积主要用于种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饲草。
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
2016.10.25 14:44:00
-
结构调整是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带,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更是当务之急,可以有效避免农牧两伤,发挥农牧各自优势和潜力。
北方农牧业交错带,年降水量在350—550毫米,地理景观是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交错镶嵌分布,农业生产以畜牧业和种植业并重...
2017.01.22 08:03:00
-
点支持青贮玉米、苜蓿饲草种植,以及食用菌和果蔬生产,开展米改豆、粮改饲和耕地轮作试点。一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重点压减冷凉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玉米面积,引导玉米种植退出非优势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旱改水、米改豆、米改麦、米改杂、米改经、米改饲”等“六改”措施,减少玉米种...
2017.02.15 10:57:00
-
点支持青贮玉米、苜蓿饲草种植,以及食用菌和果蔬生产,开展米改豆、粮改饲和耕地轮作试点。一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重点压减冷凉区和农牧交错区的玉米面积,引导玉米种植退出非优势产区;因地制宜落实“旱改水、米改豆、米改麦、米改杂、米改经、米改饲”等“六改”措施,减少玉米种...
2017.02.15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