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和普适价值的问题,具体地说,怎么判断或通过什么途径判断?用什么作为判断标准?由谁来判断?本文的基本回答是:通过实践的途径检验,亦即用事实证明。判断真理可用“符合性”作标准,判断价值应以“有益性”为尺度。而判断即评价的最高主体是人民群众,要看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认...
2009.02.20 15:05:00
-
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为进一步加强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党的作风亦即党风,是一个政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生活等各个方面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内在属性,是一...
2009.03.07 16:16:00
-
了乡镇集体资产管委会,从条文上界定了政府资产和社区合作资产的关系。只是这些改革在主宰企业的地方政府的控制下进行,要想彻底分开政企亦即把社区政府从与乡村企业的利益粘连中剥离出来,实在是超越了当时社区领导的意识。直至1996年、1997年江苏乡村企业的颓势尽显时,产权必须...
2009.03.09 15:18:00
-
中国都市之特色》,《市政评论》第1卷)由于现代社会城市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存在着互为因果的严密逻辑关系,因此,城市的现代化改造亦即“市政改革”成为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市政改革”对城市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市政改革”希望通过城乡治...
2009.04.07 15:22:00
-
说等都是从许慎之错中衍生的误解 。
孟子从人性的角度探索仁的渊源,他称人性有四种善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亦即仁、义、礼、智 。《公孙丑上》和《告子上》两篇都提到这四种善端,孟子认为这些善不是后天习得,而是“人之所不学而能”、“不虑而知”,...
2009.04.09 13:58:00
-
具有层次性的措施。这就要求处理好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之间的关系。为满足人们住房需求的多样性,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住房分类供应体系或制度,亦即在财政、金融、税费、土地和价格规制等相关方面配套制度的供给下,提供确保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各种类型住宅产品和商品的供给制度。解决我国...
2009.04.13 14:30:00
-
究了《吕氏春秋》和《淮南子》后认为:“《老子》的成书时代必在此二书之间”;“《老子》一书的编成是西元前三世纪下半叶之事”[14],亦即在秦朝末年或西汉初年。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1993年冬,湖北省荆门市郭店的战国中期楚国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抄写《老子》的竹简...
2009.04.28 12:55:00
-
权?如何做大做强话语权?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话语权?
仅从字面上理解,话语权就是说话权、发言权,亦即说话和发言的资格和权力。这样的话语权往往同人们争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和权益的话语表达密切相关。例如,对已有事态的解释权、...
2009.05.04 10:46:00
-
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统一。
在现阶段,我们尤应注重改善民生问题,着力解决社会公正,特别是三大收入分配差距或者三大利益失衡问题,亦即居民收入差距、中观层次的地区差距以及宏观层次的国家与居民收入差距,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又和谐地发展。
建立在“民弱”基础...
2009.05.13 09:59:00
-
彖》的“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等。其意指君子应当随时而动,根据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其目的则是为了做到“时中”即随时而中,亦即做到与时变相应的、随时随处恰到好处。
由此,我们可以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上内核确立为一个动态的、立体的结构:其中“自强不息”与“...
2009.05.14 10: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