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用时0.05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前置条件,防止该从宽处理规定被人为滥用,导致失之过宽。   近亲属间犯罪从宽系对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理性传承。在传统法律中,礼法结合的亲亲相隐制度,也称亲属容隐制度,就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履行互相隐瞒罪行的义务而不受法律制裁的制度,其实也是中国人常讲的天理、国法、人情的...
    2015.06.01 14:20:00
  2. 要分清是非,家长里短,锅碗瓢盆哪有什么理,不都是一些小事吗?关系想搞好,家里只要有爱就行了。在单位上,“门外之治,就是义断恩”。亲亲相隐在我们中国古代是有点合理性的,现在我们法律上不让亲亲相隐,这几年在我们儒学界也是有讨论的,你鼓励弟弟把他哥告了,这个实际上是维护...
    2015.12.25 10:28:00
  3. 教育》, 2015年第7期, 孙乐强   13、《基于社会心理视角的网络谣言成因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 王浩斌   14、《“亲亲相隐”的诠释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 《当代儒学》, 2015年第1期, 蓝江   15、《以社会网络群体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与研究》, 2...
    2016.01.27 09:36:00
  4. 教育》, 2015年第7期, 孙乐强   13、《基于社会心理视角的网络谣言成因分析》, 《吉林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 王浩斌   14、《“亲亲相隐”的诠释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 《当代儒学》, 2015年第1期, 蓝江   15、《以社会网络群体为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与研究》, 2...
    2016.01.27 09:36:00
  5. 无效(“离之”)。若服丧的对象是期丧,则罚笞杖一百。居父母之丧时有孩子诞生,是谓“服内生子”,要判一年徒刑。   另外,根据儒家亲亲相隐的礼制原则,诉告尊长之亲也是“不孝”之罪,官府不予受理。秦汉时期已经将其入律,例如,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   “子告父母,臣妾...
    2016.03.08 10:28:00
  6.  比如汉朝出台的法令《亲亲得相首匿》,规定父子、夫妇、祖孙之间,相互隐匿犯罪,一般情况下皆不追究法律责任。此后历朝加以沿袭,形成亲亲相隐的法律原则,用以防止法律对亲情的破坏,调节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父母、配偶、子女有拒绝出...
    2018.03.26 08:41:00
  7.  比如汉朝出台的法令《亲亲得相首匿》,规定父子、夫妇、祖孙之间,相互隐匿犯罪,一般情况下皆不追究法律责任。此后历朝加以沿袭,形成亲亲相隐的法律原则,用以防止法律对亲情的破坏,调节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父母、配偶、子女有拒绝出...
    2018.03.27 10:16:00
  8.  比如汉朝出台的法令《亲亲得相首匿》,规定父子、夫妇、祖孙之间,相互隐匿犯罪,一般情况下皆不追究法律责任。此后历朝加以沿袭,形成亲亲相隐的法律原则,用以防止法律对亲情的破坏,调节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第一款规定,父母、配偶、子女有拒绝出...
    2018.03.27 10:16:00
  9. 能否对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进行新的诠释,则是重要的考验。   关于儒家伦理,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一是以德性伦理学来诠释;二是围绕“亲亲相隐”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以德性伦理学诠释儒家的思潮与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有很大关联,其背后所关注的其实是人的道德品质与实践问题。学者们...
    2018.12.10 09:09:00
  10. 能否对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进行新的诠释,则是重要的考验。   关于儒家伦理,近几年比较热门的话题:一是以德性伦理学来诠释;二是围绕“亲亲相隐”问题而展开的讨论。以德性伦理学诠释儒家的思潮与西方德性伦理学的复兴有很大关联,其背后所关注的其实是人的道德品质与实践问题。学者们...
    2018.12.10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