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12条,用时0.03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所以,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认同危机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化重组过程当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化亲缘性的杠杆作用,一切价值判断、行动准则,及其正义性,莫不以文明形态的亲疏远近为依归,这差不多成了当代国际关系中人人心知肚明的原则。...
    2009.04.16 13:50:00
  2. 儿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监护脱节,管理难度增加。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只能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由于天然的亲缘和血缘关系,祖辈们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留守儿童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特别严重,很多监护人都管不住孩子。祖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
    2009.05.11 10:19:00
  3. 村,是“草根金融”,他们的目标就是为本土服务。其二,充分利用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力。农民千百年来聚族而居,世代相熟,特别重视血缘、亲缘、宗缘、族缘、人缘等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衍化出来的非正规制度,“借债还钱、好借好还”等观念深入人心。农民的借贷行为,有现代契约关系的...
    2009.06.08 11:31:00
  4. 利他动机可以被容纳于自利动机的范畴之内,亦即利他的本质是为了利己。这种观点只具有部分的正确性和解释力。一般而言,利他动机被划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三种形式。所谓亲缘利他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通过相互帮助来增加自身基因繁衍的可能性。互惠利他是指,在没...
    2009.06.22 10:37:00
  5. 制企业劳动力的供给呈分散、无组织和低素质状态。就业后,在无任何工人组织的企业里,工人们在企业内外建立的联系或形成的组织,往往是以亲缘、地缘、友缘为纽带的诸如同乡会、同学会等非正式组织。这些组织的狭隘性、松散性难以使他们在利益一致、要求一致的基础上形成有力量的团...
    2009.07.27 10:51:00
  6. 中国长时间、大范围地实行过,不仅得到广大知识分子、教育人士的认同,也得到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与社会主义教育有很重要的“亲缘性”,曾被视为是“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8]   但是由于1950年代对陶行知、胡适、杜威的错误批判,使得这一“五四”教...
    2009.08.06 11:18:00
  7. 增量并不必然或同步地使生活质量提高。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人们将“生产”的概念局限于物品生产,而服务主体上是通过家庭的自我供给和邻里亲缘网络的互助提供的。在就地工业化方式下,当富起来的农民仍居住在传统农村社区时,其观念、行为和亲缘网络依旧,因而生活方式的转变非常缓...
    2009.09.14 10:03:00
  8. 靠其自身印度教的思想文化传统。在进入21世纪,印度国大党连续取得选举的胜利,印度社会“是靠共同的宗教、文化、历史、种族、语言和其他亲缘关系所结合起来的同质民族。”这有力地说明印度正是“新轴心时代”兴起的一个重镇。这是不是可以说,在全球化的情况下,中国、印度和欧洲...
    2009.09.30 10:36:00
  9. 形成严密的权力控制体系。天子不仅在经济上权力有限,而且在政治上对诸侯和卿大夫的控制力也很有限。宗法分封制度的维系主要靠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靠约束力不太强的“礼”来规范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宗法分封制长期运行,必然增强各诸候国的独立性,导致全国性政权——王室的衰微...
    2009.10.14 11:47:00
  10. 如遇及,官小者或后到者回避,应回避而隐瞒的要处分。清代任官的回避制度,规则繁密,超过往代,在嘉道之前执行尤为严格,在防止官员利用亲缘、乡土、师生关系为亲戚、好友、学生营私舞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知县异地为官,客观上遏制了知县原来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既保护了知...
    2009.10.27 10:0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