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形成了繁多的仪式和在日常生活中区别尊卑等级、协调人际关系的礼节规则,有了内容比较完备的礼仪体系。透视这浩翰的礼仪体系,无论是做人之道、从业之道、治国之道,还是日常行为的规范、人际关系的协调、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包含着最为关键的要素,即“和谐”。
礼仪文化...
2009.02.23 10:08:00
-
城内外落差两丈有余,因此“地听”无效。1864年清军收复南京城,选择的“龙脖子”段也是包山墙,通过挖掘地道引爆了3万斤炸药,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内瓮城和拱券门
改写中国筑城史
在中国筑城史上,南京明城墙具有独特的地位,首先它带动了中国制砖业,从此之...
2009.03.09 15:25:00
-
文化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在《周礼》中的百官之首,最高的行政长官“宰”(即宰相)第一政务职责就是司祭,在儒家经典《礼记》中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只有正确理解祭祀在中华民族传统中的重要性,才能使我们对于当代“公祭”与民祭(...
2009.04.01 09:47:00
-
面对变迁不已的现象时,还需要《周易》的变化哲学,既说明人类世界的形成过程,也能肯定变化不是无目的,而是充满生生不已的活力与希望。“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由此再与天地之道相通,进而参赞天地的化育,既不忽略人的核心地位,也能兼顾宇宙大化流行,为人的精神发展保留了无限提升的空间...
2009.06.22 10:34:00
-
他还专门将人生分成自然、功利、道德、天地这样四种境界。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说:“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个人?”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哲学,主要指的就是儒家学说。这个学说十分重视个人的修养,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书《...
2009.07.09 15:12:00
-
键在党,关键在人。只有用人的人公道正派,才有可能用公道正派的人,因此,公道正派,是党委组织部门的生命线,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
看党员,用干部,待人处事,能做到公道正派,执政为民,是组工干部应有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人格魅力。心术不正,品行不端,...
2009.10.14 11:45:00
-
现党员先进性与公民自觉性的相统一。廉洁自律不仅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也是公民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的体现。实现两者的统一,就是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官之道蕴于公共道德生活中,在开展国民素质教育、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各种教育活动中,将反腐倡廉教育渗透其中,例如...
2009.11.13 15:51:00
-
顶足为礼,对上等人用敬语说话……”。敦煌古藏文文献中,有一份专门论述待上接物、处事修养的长篇伦理学文献《礼仪问答写卷》,提出了为人之道、为政之道、为友之道、为子之道的广泛伦理关系。如在阐述为人之道时,《写卷》云:
“弟问:何为做人之道?何为非做人之道?兄云...
2009.11.24 10:21:00
-
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对富有创新精神的干部要少责备、多宽容。对干部要作全面了解,正如陈云指出的:“干部政策,拿俗话来讲,就是用人之道。”“我们现在来讲干部政策,只想用十二个字,分成四个问题来解释:第一,了解人;第二气量大------”﹙3﹚。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
2010.01.22 15:26:00
-
众路线在党员干部头脑中深深扎下根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二)加强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为人之道,立身之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所有党员干部铸造自己的灵魂、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
2010.02.02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