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的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即出自本篇。
2.司马迁(汉,前145—87)《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人格标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自己因言惹祸,受宫刑奇耻大辱,但在理想没有实现前决不能死,“所以隐忍苟活,函于粪土之...
2009.08.26 14:32:00
-
什么问题就应该死,什么问题就应该忍,他是要求每个人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要衡量客观形势,也要考虑自身的具体条件。其唯一标准还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四句话。司马迁的这个标准比历代儒家所规定的限制人们的教条要合理得多,民主得多,因而也更...
2010.04.06 10:52:00
-
人类解放事业,个人就能超越自我、获得有限生命的不朽价值。因此,马克思主义并不认为任何人去世都是“油尽灯枯”、“灰飞烟灭”,而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样,在信仰问题上我们就需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把信仰问题神秘化,变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终极性”问题...
2011.01.11 08:49:00
-
我们学习的榜样。”梁晓芳说,“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杨老师的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精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家住莲花五号区的市民许丛山说,“杨向明老师舍身救人的英雄行为不是一时的冲动,是从做好平日里一点一滴的小...
2013.06.20 10:11:00
-
我们学习的榜样。”梁晓芳说,“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习杨老师的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精神。”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家住莲花五号区的市民许丛山说,“杨向明老师舍身救人的英雄行为不是一时的冲动,是从做好平日里一点一滴的小...
2013.06.20 10:49:00
-
莉;跳水救人,壮烈牺牲的沈星;勇闯火海,排险阻爆的高铁成……他们用人的善良本性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无情的嘲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用“义举”成就了人间的大美大爱,撑起了道德的灿烂星空,激发了全社会向善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的身...
2013.10.29 10:42:00
-
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至重残;跳水救人,壮烈牺牲的沈星等,他们用人的善良本性展开对功利主义的无情嘲讽;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用“义举”成就了人世间的至善至美,点亮了道德的灿烂星空,激发全社会的向善力量,让越来越多的人在身...
2013.11.04 15:02:00
-
是要把生活安排得更好,才能免除亲人弥留之际的牵挂。除了思念,我们更应该珍惜和感恩。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生活,感恩陪在我们身边的人。人固有一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生命会终结而惶惶不安,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才会无憾;身边的亲人,没有谁一定会与你同生共死,那么,珍惜大家在一起的...
2014.04.14 10:51:00
-
决不是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是我们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结出的累累硕果之一。古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雷锋,短短22年的生命历程,如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忽然而逝,但是雷锋精神却如同火红般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温...
2014.06.18 08:46:00
-
毛泽东曾经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的利益而死,鞠躬尽瘁而死,自然是重于泰山。那苏州好医生史明的死,应该是重于泰山了。
2014年6月9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史明响应组织号召,带领6名队员援陕支医。史明全身心投入到支医工作中,累计接门...
2015.01.20 14: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