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132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有40%的语言已显露濒危迹象或正走向濒危。面对现状,专家建议,需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重新审视对其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弱势语言消失是必然?
...
2009.06.18 16:41:00
-
广,研究从理论、方法的探讨向实证分析延伸。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所陈晓毅的论文《“主”、“祖”之间——青岩基督教与汉族民俗宗教互动的人类学研究》分析了贵阳南郊青岩古镇的民俗宗教与基督教之间互动的现状及其规律。他以“主”、“祖”之争为线索,描述在鬼节和基督教徒追思礼拜两个...
2009.07.23 16:04:00
-
史背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在一个长时间内生态的、经济的及社会文化的因素相互影响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思台湾人类学研究过于“注重小社区的现时状态之研究,根据功能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种种现象,而忽略了较大区域的研究”的现状。
以基层市场共同体作为中...
2009.10.26 14:31:00
-
iDAR项目组表示,截至1050年,这座古城已被完全废弃。
一份苦差事
一份苦差事
借助于激光、卫星以及其他成像技术,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发生革命性变化,但所有这些技术永远也无法取代科学家的双手。在这幅拍摄于卡拉考考古现场的照片中,戴安正在进行人工作业。蔡斯夫妇表示...
2010.05.28 09:00:00
-
80年起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大学学习
1991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91至1993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工作经历
1993年起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200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文化...
2013.04.22 14:42:00
-
对宋、辽、夏、金、元史研究的推动早已得到学术界的公认。为进一步推动黑水城文献研究,近日,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联合举办了“黑水城民族文献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宁夏以及日本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黑水城文献...
2013.07.11 08:55:00
-
的田野,经营者、体验者和管理者都刚刚登陆这块领地,互联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研究者在这些变化中常常应接不暇。在传统田野领域里,人类学研究曾有“抢救式人类学”(salvage anthropology)的主张,即记录濒临消失的文化,使它们不被遗忘。在此意义上说,记录每天都在消失、每天都...
2013.11.15 14:23:00
-
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2;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
现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同时,他还兼任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担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
2013.12.13 16:35:00
-
定性又在本质上源于作为社会的人的想象力与情感。这就需要我们在对社会行为图示进行言说的过程中引入必要的文化基础分析。如《菊与刀》的人类学研究便为美国对日本进行战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决策参考。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思维所具备的宏观性、总体性思维与战略思...
2014.01.15 16:41:00
-
汉文对译为统军或将军,读音为“遏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认为应参照《墓志》汉文碑铭译为“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孙伯君也认为此墓志反映的是元代的历史,译为“钤部”比较合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聂鸿音认为墓志西夏文...
2014.05.21 0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