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响,为了强调他们自身文化的价值而认为他们的文化可以代替西方文化成为主导世界的“普世”文化。例如,在中国就有少数学者认为,21世纪的人类文化将是“东风”压倒“西风”,只有中国文化可以拯救世界。这无疑也是一种受到西方“普遍主义”思潮影响的表现。
当前,中国和其他发展中...
2009.05.04 10:48:00
-
化软实力,必须确立和完成三大战略任务。
一、培育中华文化魅力
中华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源头活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首要的战略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培育中华文化魅...
2009.05.08 16:44:00
-
术成果的整理和研究,使国内外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互融,特色鲜明。
第三,个案研究、跨文化比较和宏观理论研究兼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人类文化,范围十分宽广,内涵极其丰富,其研究和写作形式不拘一格,基本的研究途径是田野调查的实证方法。而田野研究又分为两类,一类为定点的个案...
2009.05.15 10:06:00
-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革命,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想,或许正因为这样,所谓“结绳时代”、“甲骨时代”、“钟鼎时代”乃至 “网络时代”,已经成为了人类各个文化时代的标志。而网络时代,或许由于它直接面对着我们,使我们感同身受,或许由于它...
2009.06.10 15:42:00
-
外的旅游热点,无不是以文化符号取胜,既有鲜明的文化表现形式,又蕴含意义丰富的文化内容。
旅游是文化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方式
人类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从文化主体来说,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发展史上,文化交流碰撞主要是通过...
2009.06.22 10:37:00
-
的创新或创造的。张岱年先生指出:“‘对理的合’则不惟必综合两方之好处,且更创造新东西以主导之。……‘对理的合’则是创造的综合。”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了黑格尔的对理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成立对理唯物论,更是创造的综合。”正是由于应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发展...
2009.06.24 14:08:00
-
“是一非一,存一去一”的观点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化界都为多数学者所不赞同。文化多样性非但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当前和今后人类文化进一步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石和目标!不加区别地把经济领域的“全球化”概念和某些现象轻率地移植到文化相关领域,或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文...
2009.07.03 16:20:00
-
摘 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 从不同的角度, 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本质规律, 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都作出了科学阐述, 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指南。科学发展观进一...
2009.07.17 10:08:00
-
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
季先生最后特别强调,21世纪东方文化之所以将全面复兴,关键是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交流、融合。季先生推...
2009.07.27 11:07:00
-
果。因此,他将种族划分为三类:创造文化的种族、模仿文化的种族、破坏文化的种族,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创造文化的种族,犹太民族是玷污人类文化的最恶劣的种族。多民族的混合杂居必然导致优秀种族的血统不纯乃至不断退化,为保证日耳曼民族血统免遭污染,他提出建立犹太民族集中营,...
2009.07.28 14: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