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论是道教理论中的修炼心性观念还是民间信仰中的考验心志观念,其目的和旨归都是以成仙为最终彼岸的,而这又恰恰切合了晚唐道教转型时期社会心理中无所归依的精神状态,为人们的心灵和肉体都找到了一方可以依托的家园和可以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
2009.02.18 14:25:00
-
括普通高校的高考录取标准,也应该将更多非智力因素循序渐进的纳入考核内容,让学生接受知识检测的同时,也接受无形的社会检验和人生检验,从社会心理、社会养成和道德发展方面积极作为,成为一个健全、健康、快乐和负责的人,而远比单纯的“智能单打一”更有价值意义和借鉴意义。...
2009.02.19 10:11:00
-
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合理,但在经济利益不断调整、市场机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社会各阶层资源分配、社会心理非均衡等问题,因此,江苏构建和谐社会的突出任务就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形成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该书的出版...
2009.03.07 20:22:00
-
政府更要善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提高自身的公信力,防止“敏感的中产阶级”转变为“愤怒的中产阶级”。当前公共政策出台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强化公众参与,注重公正性,要正视危机,提振信心,提高政府公信力,注重稳定社会预期。
还有专家认为,未来5年~10年,...
2009.03.09 13:35:00
-
性诱因的一次爆发刺激。
在这个方面,“相对剥夺”(relative deprivation)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相对剥夺”指的是一种社会心态或社会心理,即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无论人们追求的是经济保障、政治权利、自我实现、还是社会归属感,社会总是教...
2009.03.09 13:38:00
-
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范朝礼说,区域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区域发展失衡,不仅会拉大发展差距,还会引起社会心理失衡,动摇社会和谐的基础。全国有个东西问题,江苏有个南北问题。近年来,我省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率先发展的同时,一直极...
2009.03.09 14:21:00
-
就业促进政策。(2)防止经济波动对城乡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过度冲击,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救助力度。(3)公共政策出台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强化公众参与,注重稳定社会预期。
2.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形成以消费为基础的发展方式提供支撑和保障。(1)加大基本...
2009.03.19 09:54:00
-
放所带来的社会变迁,首先投影在个体的内心世界,使当代国民的人格系统发生了潜在变异,表现出明显的“边际人”心态。“边际人”一词是社会心理学用于解释在社会文化变迁或地理迁徙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转型人格,它是在新旧文化或本族文化与他族文化的碰撞、冲突下导致人格分裂呈多变...
2009.04.02 13:14:00
-
绝不应孤立地看经济发展如何,更不只是唯GDP一个指标。干部业绩体现是一个系统,其中因素错综复杂,特别是考量到业绩构成上所包含的社会心理效应,虽有科学依据但却很难简单量化;换言之各级党的组织部门必须既具独到眼光,懂得识人善用,又要掌握一套符合实际的测评考核体系。要...
2009.04.20 10:41:00
-
过算清成本帐,增强廉洁自律自觉性。六是廉洁文化教育。要积极开展校园廉洁文化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廉洁氛围,增强教育效果,重构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培育健康的商业文化。
2、完善制度体系。建立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
2009.04.22 1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