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848条,用时0.08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这些条件的产生依靠国家对西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更多的长期的援助和西藏民主改革的完成。1959年4月28日,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指出,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应当根据宪法以及西藏广大人民的愿望和西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逐步实现西藏的民主改革...
    2009.05.07 13:35:00
  2. 于采取何种表述,一般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   我国宪法关于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规定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
    2009.05.11 10:08:00
  3.   从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可以看出,扩内需、保增长的最大潜力还在农村,最基础的支撑点还在农业。因此,进一步加大“三农”投入,特别是加强以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聚集人口、就业、壮大县域经济为主要功能的小城...
    2009.06.03 11:35:00
  4. 发展。党的十二大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协作的基本方针。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都予以重申。   2.我国政...
    2009.06.08 11:07:00
  5. 要性日益凸显。30年来,各级地方人大常委会比较充分地行使了立法权和监督权。   1979年11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集市贸易管理的布告》等三部地方性法规。这是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首次地方立法实践。   1983年,沈阳市人大常委会结合1982年...
    2009.07.02 11:08:00
  6. 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具有临时宪法地位的重要文献,以及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
    2009.07.16 15:40:00
  7. 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统计等等。尽管统计部门费尽口舌解释,但百姓的信任度到底提高了多少仍然是个问题。近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统计法》,这部法律的实施对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公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际惯例看,确保宏观经济数据的公信力...
    2009.07.17 09:48:00
  8.   1月29日—2月5日邓小平对美国进行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2月23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定,将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6月18日—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建议,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
    2009.10.12 11:35:00
  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争取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作为重要的奋斗目标,并组织了妇女解放运动。1949年建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明确宣布,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
    2009.11.03 09:43:00
  10. 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地位。1989年,中共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充分协商后制定了14号文件,明确了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使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中共十六大...
    2009.11.17 14:39: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