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传统、乡村治理、村民自治及城乡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关系上,即城乡关系、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社会质量虽然与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的研究紧密相关,甚至只是社会政策、社会建设研究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
2009.02.23 10:24:00
-
字街头。
一是“历时态边际人”效应下的家庭伦理转换。封闭、单一的传统社会在向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急速迁徙时,新旧思想的交替,传统与现代的对峙,都会使受着“双重价值系统”支配的个体内心产生茫然、冲突、生疏的感觉。倘若把这种感觉放大,家庭伦理便带上了“历时态边际人”的...
2009.04.02 13:14:00
-
巷消失,地名也跟随着消亡,对这些街巷实体已不存在的老地名,我们录入《徐州市地名录》加以保存,作为历史资料。
老地名,
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归宿
老地名,是传统历史文化的记忆之钥,当我们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感到迷茫之时,藉由这把钥匙,我们可以重新走进历史,老地名于...
2009.04.09 14:39:00
-
是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是一个成熟国家,举措得当,完全能够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既是文明古国,也是负责任的大国。
当代中国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生的国家,特别是近年来,务本求道已经从一种文化追求几乎转变为主流意识,为解决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问题提供了许多创造性的方案。例如,我...
2009.05.18 10:23:00
-
旧学空洞、无用的成分,而且有意识地将西学的实用知识渗透进中国文化的学术架构中,从而形成了中西混杂的学术结构,体现出中国文化发展中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关系。
其三,在学术结构的定位上确立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价值取向。救亡图存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无疑在价值取向上强化...
2009.05.27 15:53:00
-
好地回应了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根本性的挑战。比方说,发展中国家有没有权力把消除贫困、实现现代化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有没有权力从自己的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中衍生出适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安排?有没有权力在实现各项人权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情况,分轻重缓急?有没有能力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
2009.06.12 10:29:00
-
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统一。学术研究需要把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结合起来,客观性原则是学术发展的基础,主体性原则是学术升华的必要条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于通过传统来理解现代,通过现代来理解传统,这是我们研究学术和学术史的意义所在。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是传统学术的基本特点,...
2009.06.30 16:01:00
-
则与客观性原则的统一。学术研究需要把客观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结合起来,客观性原则是学术发展的基础,主体性原则是学术升华的必要条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在于通过传统来理解现代,通过现代来理解传统,这是我们研究学术和学术史的意义所在。实事求是,经世致用,是传统学术的基本特点,...
2009.07.06 10:26:00
-
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联系的,它所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文明。这就要求中国人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出发,思考中国传统与现代化、当代西方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创造自己的文化哲学理论。
为要创造这样一种文化哲学,中国学者必须抓住决定中国文化发展...
2009.07.21 10:16:00
-
中国现代哲学家熊十力(1884-1968)是一位以世界历史的视野思考形上问题的思想家。他的学术地位,是由其对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的双向审视而确立的:他力图把握时代脉搏,但又试图与喧嚣的世俗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赞赏西方的“格物之学”,但又极力防范价值的旁落与人文的沦丧;...
2009.09.09 14: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