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条,用时0.05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著作”,顾颉刚则称赞其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刘向、刘歆父子年谱》以论证完整的二十八个不可通驳倒康有为的名著《新学伪经考》。西南联大时期的《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阐扬民族的文化史观,当时公认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晚年的《朱子新学案》...
    2009.04.02 13:26:00
  2. 的《考信录》,许多失真的记载被他一扫而空。顾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事”[4]。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也曾给顾以巨大的影响。康的《新学伪经考》,论证古文经都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顾认为此说“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康的《孔子改制考》,论上古事茫昧无稽,战国诸子大都托古...
    2009.04.28 12:55:00
  3. 收入“疑似部”,但其内容与《石经》不同,为两个版本,可以进一步研究。《石经》所刻三处,以唐懿宗咸通二年(861)为最早,说明该疑伪经产生于开元十八年(730)至咸通二年(861)间。该经俄藏敦煌文献收有TK257、Дх02824两处。因残缺太多,TK257被整理组命名为“佛经”,宗...
    2014.04.02 08:41:00
  4. 文化情怀不是口号、空谈,而是建立在严谨冷静的学术研究之上。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必须尊重代代相传的典籍文献。在钱穆当时,“伪经”之说大行其道,多部先秦经典被疑为汉人刘歆伪造。对此,他并未正面论战,而是用考据展现史实,以史实凸显观点。钱穆的成名之作《刘向歆...
    2015.08.14 09:10:00
  5. 文化情怀不是口号、空谈,而是建立在严谨冷静的学术研究之上。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必须尊重代代相传的典籍文献。在钱穆当时,“伪经”之说大行其道,多部先秦经典被疑为汉人刘歆伪造。对此,他并未正面论战,而是用考据展现史实,以史实凸显观点。钱穆的成名之作《刘向歆...
    2015.08.14 09:10:00
  6.   《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 杨维中著   本书提出如来藏经典全部不存在“伪经”或“伪论”的问题。其次,如来藏经典并非可与中观、瑜伽行派并列的大乘佛教独立的派系,而是在般若类经典出现之后,力图在“空”义背景下重新对于如来法身以及众生成佛的依据等等问题作的新诠释...
    2016.09.23 12:47:00
  7. 最终影响到全国,这是统一国家的特点。先生又举例说,清初广东文化并没有全国性影响,康有为、梁启超到北京后依靠皇帝搞变法,撰《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影响才开始波及整个思想界。湖湘学派在近代之所以发达,也是因为曾国藩等人位居北京中枢政要后,湘学通过在北京的湘...
    2017.02.27 10:15:00
  8. 阴阳术数。佛教思想和谶纬传统的结合,发展出佛谶等新形式。直到武则天时代,她的《大云经疏》仍是托名佛经、带有强烈谶言色彩的文献。疑伪经的生产过程中,也受到谶纬的重要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纬书为核心的一套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知识体系仍在持续发展。甚至有往其他...
    2017.09.04 09:16:00
  9. 昔底德陷阱”在形式上是作古今对比,在方法上并不是根据历史检视现实,而是为心中早有定见的现实判断套上了一层古典的外衣,由此成为一种伪经典概念。修昔底德的思想是国际关系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些研究并不容易为大众所熟知,而经过精心包装的 “修昔底德陷阱”,则将两千多...
    2018.11.23 09:23:00
  10. 昔底德陷阱”在形式上是作古今对比,在方法上并不是根据历史检视现实,而是为心中早有定见的现实判断套上了一层古典的外衣,由此成为一种伪经典概念。修昔底德的思想是国际关系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对象,这些研究并不容易为大众所熟知,而经过精心包装的 “修昔底德陷阱”,则将两千多...
    2018.11.23 09:23:00

相关搜索 旁经 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