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矣。
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庄子·外篇·骈拇》
我所讲究的美好,并不是什...
2011.01.19 08:47:00
-
还不够重视,讨论较少,因此很有必要加以深入研究。
孔子是依时而定的“圣之时者”
孟子曾对几位享有盛名的历史人物作过评价:“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万...
2013.05.09 09:08:00
-
是穷人中的老人,尊老之心感召了天下,所以天下的贤人都认定他是圣王,天下的老者都愿归依于他的治下。老者无忧无虑,才能使子女心安。“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
2014.07.02 08:47:00
-
是穷人中的老人,尊老之心感召了天下,所以天下的贤人都认定他是圣王,天下的老者都愿归依于他的治下。老者无忧无虑,才能使子女心安。“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
2014.07.02 14:23:00
-
还政于周成王。周公的完美守位,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奉其为榜样。
在古代儒家看来,孔子也是尊时守位的典范。孟子尽管称颂“伯夷,圣之清者;伊尹,圣之任者;柳下惠,圣之和者”;然而孔子却是圣之集大成者,因为他是“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孔子没有幻想...
2015.06.03 07:34:00
-
还政于周成王。周公的完美守位,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奉其为榜样。
在古代儒家看来,孔子也是尊时守位的典范。孟子尽管称颂“伯夷,圣之清者;伊尹,圣之任者;柳下惠,圣之和者”;然而孔子却是圣之集大成者,因为他是“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孔子没有幻想...
2015.06.03 07:34:00
-
还政于周成王。周公的完美守位,让孔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奉其为榜样。
在古代儒家看来,孔子也是尊时守位的典范。孟子尽管称颂“伯夷,圣之清者;伊尹,圣之任者;柳下惠,圣之和者”;然而孔子却是圣之集大成者,因为他是“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孔子没有幻想...
2015.06.03 08:38:00
-
来崇尚名节,秉持“名节生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的理念,形成了“威武不屈,宝贵不淫,贫贱不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志品格。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苏武在荒凉孤寂的异域苦苦守节19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文天祥宁死不屈“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丁汝昌不...
2015.06.19 08:53:00
-
只是侥幸免于祸害罢了。天下无道之时,枉曲之人,如作恶多端的盗跖,尽管得以寿终,但最终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而正直之人也会遭受横逆,伯夷、叔齐正直善良却饿死于首阳山上,尽管如此,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乃累世称颂的真君子、大丈夫。
其次,“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2015.08.07 08:54:00
-
并特别指出“耻”是根本中的根本,可谓切中时弊,对于今人也仍有重要意义。
“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从伯夷叔齐饿死不食周粟,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从东汉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再到东林党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顾炎武、黄宗...
2015.10.16 0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