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有效形式,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意义。自古就有孟母三迁,培养孟子的好学之风。周公以《诫伯禽书》告诫儿子说:“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培养他谦虚谨慎美德。而今,习近平...
2015.08.13 13:31:00
-
形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有文字资料记载的家训思想和实践非常久远。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周公就曾教诫儿子伯禽注重德行的修养,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国语》中也载有公父文伯母教诲儿子勤劳勿逸的“母训”。《论语》中孔子教子学礼的记载更是为人们...
2016.02.24 10:00:00
-
形式、结构、功能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有文字资料记载的家训思想和实践非常久远。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周公就曾教诫儿子伯禽注重德行的修养,礼贤下士,勿恃位傲人。《国语》中也载有公父文伯母教诲儿子勤劳勿逸的“母训”。《论语》中孔子教子学礼的记载更是为人们...
2016.02.24 14:08:00
-
的教诲。家训虽然以家族成员为主线,但其意义早已超越了家的界限,成为了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一大助推器。纵观中国历代经典家训,周公《诫伯禽书》传教谦虚谨慎、崇教敬学;诸葛亮《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之深刻道理;颜之推《颜氏家训》强调修身治家、处世为学,不少见解...
2016.05.10 09:24:00
-
之诞出的便是中国独有的家训文化。
中国家训文化有着3000多年历史,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有文字记载的家训自周公《诫伯禽》始,至《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四大家训出现而达到高峰。家训在中国既支撑着名门望族的发达,又渗透于草根百姓...
2017.01.18 14:21:00
-
之诞出的便是中国独有的家训文化。
中国家训文化有着3000多年历史,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有文字记载的家训自周公《诫伯禽》始,至《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四大家训出现而达到高峰。家训在中国既支撑着名门望族的发达,又渗透于草根百姓...
2017.01.18 14:21:00
-
风俗并非不可移易,但是如何移易,却很有技巧。在这方面,古人曾经留下过许多经验和教训。周初,太公和周公分封于齐鲁两地。周公之子伯禽到了鲁地之后,“变其礼,革其俗”,强力推行周礼,足足推行了三年才有所成效。而太公到了齐地之后,“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
2017.01.24 09:46:00
-
制定刑法。要根据不同诸侯国的历史文化特点采取不同量刑的刑法。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周公指示受封于殷故地的康叔和受封于奄国的长子伯禽,根据这些地区都曾是殷商王朝中心的情况,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这种根据社会治乱情况来决定量刑轻重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
2017.04.14 09:32:00
-
育的敬天、仁爱、让国、勤俭、执中等姬姓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了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尤其是鲁国立国之初,周公对其子伯禽的教导和训诫,一篇见于《韩诗外传》的“周公诫子”,其来有自,传颂久远。鲁人仰慕周公之德,设家教,立家风,世代沿袭,形成为一项优良...
2018.02.24 09:19:00
-
翻阅经典古诗词,一个个爱意深浓的背影隔空走来,亮了时空,醉了时节。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唐代李白这首《寄东鲁二稚子》,温婉又深切...
2019.10.22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