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343条,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取的是改变旧有的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方式,促成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由改良转变为革命。在具体论述上,如对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研究,汪朝光认为,在这次全会上,主导战后对共缓和政策的温和派失势,强硬派在蒋介石的默认和支持下,实...
    2009.03.09 15:13:00
  2. 取的是改变旧有的国共合作的基础与方式,促成中央政府权力再分配。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标志着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由改良转变为革命。在具体论述上,如对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的研究,汪朝光认为,在这次全会上,主导战后对共缓和政策的温和派失势,强硬派在蒋介石的默认和支持下,实...
    2009.03.09 15:26:00
  3. 国家和人民的灾难。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五,“指导思想多元论”的各种具体论据及其论证的逻辑思路也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唯一的真理,各种学派中都有真理,所以它们是平权的。这种说法貌似...
    2009.03.31 10:12:00
  4. 是实践本位。其一,实践第一,理论服务于社会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上,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具体论述,而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高度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制定和推行各项战略部署。在“什么是共产党、怎样...
    2009.04.15 15:02:00
  5. 哲学史研究中,要重视那些来自历史文化的哲学问题。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哲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哲学家们反复探讨的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哲学史上古老而常新的;另一类是由历史文化变迁所提出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经过一两次探讨就可以...
    2009.05.04 11:04:00
  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把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具体论断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看起来好像很“坚持”,实际上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另一种态度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
    2009.06.02 14:51:00
  7.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要理解老子思想,无疑要从老子的道的哲学命题入手。那么,老子的道是...
    2009.06.05 10:03:00
  8. 多之物体,即内中包含着矛盾和或简或繁之多样性的物体,它是一与多的统一。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这可以说是张先生“兼和”思想的一个本体论根据。兼体与单体之辨实蕴含着古代“和同之辨”的要义于其中,即兼体是“和”,单体是“同”,将二者区分开来还是有实质意义的。   在1...
    2009.06.17 10:26:00
  9. 会。近欧自然科学成就巨大,提高了生活的情趣,人们可以“战天役物”。这些思想或陷入机械论的纲网中,或陷入上层与下层世界的分离,或陷入本体论转到认识论之后的心灵与外界的分离,呈现二元对撅,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以“潜能与实现”的双重角度来解脱上下层世界的联系,怀特海主张万物相...
    2009.06.22 10:34:00
  10. 西方化的现代化成功之路。它是一条富裕之路,也是一条文明之路、和平之路。   当“中国”被赋予“世界”的意义,围绕这一话题的许多具体论断、学者们斤斤计较的各色观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中国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显然,“中国模式”也好,“北京共识”也...
    2009.07.02 11:25: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