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文学在中国》是这方面最具有冲击力的代表作。文章开篇就提出屈原《天问》中的月兔神话应该是来自印度《吠陀》,这比人们常识中认可的佛教传入中国时间早了几百年。《列子与佛典》、《玄奘与<大唐西域记>》、《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等鸿文,则将中印文学交流影响的研究拓展到整...
2009.08.26 15:10:00
-
这些文字,都悄无声息地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大大丰富了汉语的文化表达。史料考证:中国文化史上有三次吸收外来语的高潮,第一次汉唐通西域,佛教传入中国,外来语“葡萄”、“骆驼”、“世界”、“庄严”、“结果”、“现在”、“圆满”等从西域语言和佛语中引入汉语,此后被我们用了数千年,...
2010.05.21 13:57:00
-
前2世纪的经贸和文化往来,揭开了两国两千多年和平友好交往的序幕。中印两国间虽然隔着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但随着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交融,共同发展。白马驮经、玄奘西行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中国已故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印睦邻关系是...
2010.11.04 15:06:00
-
而美好。”
诸子百家还有狭隘
公元前后,中国已经有了诸子百家,每个人的学问都不得了,看上去已经充分彻底饱和了,为什么佛教传入后,在一个看似无法生根的国家不仅能站住脚,而且能打开局面?原因很简单,佛教实实在在地触及了百家争鸣中没有触及的问题,那就是人生的意...
2012.03.19 16:25:00
-
人释迦牟尼,29岁那年舍弃王室的豪华生活,出家修行。由于他在苦行道中劳累过度,加之又饥又渴,昏倒在地。恰巧有位牧羊姑娘路过,将自己随身带的杂粮和瓜果用泉水熬成稀粥,喂给他喝。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献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这便是腊八节吃腊八粥的来历。...
2014.01.08 09:04:00
-
的周维真,通过实际操作,向现场市民讲解了中式插花的起源及基础知识。他边插边说,《诗经》有记载最早男女恋爱以采花枝代表爱意,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插花主要用于佛前供花。插花选材广泛,以玉兰、海棠、牡丹等居多,来表现高雅和富贵。周老师现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所有的花要经...
2014.05.04 09:12:00
-
籍并不用强力加以排斥,甚至对儒学有一些批评的著作,如王充的《论衡》,其中有“问孔”“刺孟”篇章,仍然可以流传。东汉初,外域文化的佛教传入,国家并未取缔,历经几百年,佛教与中土文化融合、会通,产生了不同于印度的中国化佛教。而儒学由于吸取了佛学的某些文化因子,发展为宋...
2014.05.16 08:25:00
-
籍并不用强力加以排斥,甚至对儒学有一些批评的著作,如王充的《论衡》,其中有“问孔”“刺孟”篇章,仍然可以流传。东汉初,外域文化的佛教传入,国家并未取缔,历经几百年,佛教与中土文化融合、会通,产生了不同于印度的中国化佛教。而儒学由于吸取了佛学的某些文化因子,发展为宋...
2014.05.16 08:47:00
-
断发展。佛教讲究以佛释心和缘起性空,身心是相互影响的,自己对待他人与他人对待自己是一样的,所以要讲究包容与互相理解这一道德伦理。佛教传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在不断努力中国化,逐渐地出现中国文化元素。这是过去也是未来的趋势。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古...
2014.05.28 08:46:00
-
德重建中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在中外各文明对话、交融的过程中,“仁爱”思想及其“忠”与“恕”的价值原则,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慈悲”与儒家“仁爱”相辅相成。伊斯兰教的教义也讲“仁爱”,古代有的回教思想家融通儒回的“仁爱”,有很多建树。基督...
2014.07.22 0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