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等,使得经济增长压力越来越大。
刘军红说,“广场协议”后日本政府为保持出口增长,常年维持低利率,导致货币供给过剩,同时还有大量外资流入日本。在产能相对过剩、消费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过多的流动性投向了高风险市场,由此制造了日本“股市不倒”、“土...
2009.03.19 10:06:00
-
配套措施,单纯的总量刺激可能给经济结构带来以下几个负面影响。
首先是经济效率下降。在过剩经济格局当中,制约宏观景气度的原因是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政府拉动投资需求的着力点只能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基础设施行业和民生领域,与市场领域的投资活动相比,财政主导型投资对经济效...
2009.05.11 10:19:00
-
方面是市场和消费水平的萎缩(这主要是由于公共开支的减少和许多国家有限的偿付能力加剧了工资贬值和收入两极分化),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希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迪米特里斯?克德瑟帕斯在参加第十届世界共...
2009.05.27 15:54:00
-
这一目标,必须要启动与过剩供给能力相对应的市场需求,只有真正启动这部分需求,才能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解决经济运行所面临的需求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双重矛盾,使经济重回上升通道。
而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把加快城市化发展、尤其是中等城市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通过...
2009.06.03 11:38:00
-
为其后半个世纪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的借鉴启示
中国目前的经济矛盾概括起来说就是需求不足,供给过剩,并不是人民群众没有消费需求,而是购买能力低,因此应将重点转向需求,将刺激消费转变为增加消费购买力,工作研究的重点应转移到如何将过...
2009.08.07 17:44:00
-
把握能力有待提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需求膨胀,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矛盾则是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投资仅仅是中间需求,从短期来看是需求,从长期来看则是增加供给。长时期的高投资率必然导致生产能力过剩,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生产能...
2009.12.28 10:54:00
-
为691美元。这样的生产能力怎么能保障每个人都达到3300美元的生活水平呢?农村总体人口的消费水平不到700美元,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供给过剩。
虽然现在城市里有1亿多农民工,但是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都不是城市化的,他们是在城市过着非常简单的生活,然后把打工挣来的钱寄...
2010.01.13 11:08:00
-
家保障”的稳定性强化了 “官本位”思想
就业环境上,我国过剩的劳动力总量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资本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劳动力在要素市场中自然要处于不利的地位。尤其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中,非熟练、非技术劳动力的报酬更是被压低到...
2010.03.24 11:42:00
-
有重点、有选择、有节制地搞好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人们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若投资于加工产业,必然加剧重复建设和供给过剩,而在公路铁路建设这个领域,可以放手大干一番,不必担心产生过度投资和泡沫问题。这种认识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对我国公路铁路建设所取...
2010.10.26 10:28:00
-
重心放在了城市,而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较少,造成了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另外,农村之间也存在公共产品供给失衡问题,对部分农村供给过剩,而对部分农村又供给过少,既浪费了资金资源,又没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是供给主体较为单一,增加了国家财政的压力。目前公...
2013.07.05 0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