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0年正式并吞朝鲜。
一战爆发后,日借对德宣战之机,进占青岛及山东半岛。借俄爆发十月革命之机,日本1918年进军西伯利亚。日侵略野心引起欧美警惕,在国际压力下日被迫放弃山东权益,从西伯利亚退兵。日国内侵略势力反弹,日与西方关系恶化,并日益敌视中国的民族革命和南北...
2014.01.05 07:56:00
-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改革发展也不求了解,对日本蓄谋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备战活动完全不了解。
日本大规模出兵朝鲜,暴露了其更大的侵略野心。清政府和主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手足无措,进退维艰。李鸿章培育的北洋舰队虽然在1888年成军,但1888年以后就不再购进新的战舰,军费捉襟见...
2014.06.25 08:54:00
-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的改革发展也不求了解,对日本蓄谋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备战活动完全不了解。
日本大规模出兵朝鲜,暴露了其更大的侵略野心。清政府和主事的北洋大臣李鸿章手足无措,进退维艰。李鸿章培育的北洋舰队虽然在1888年成军,但1888年以后就不再购进新的战舰,军费捉襟见...
2014.06.25 12:12:00
-
乃至横扫东南亚诸国的军事平台。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确立的“大陆政策”的第一次全面实施。此战的胜利,极大鼓舞了日本当局的侵略野心,也误导该国沿着军国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对中、朝两国人民以至亚洲各国人民一再犯下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
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原本...
2014.07.09 08:52:00
-
日本人民和亚洲人民重罹侵略战争的灾祸,却是完全可以肯定的。”“比起‘九一八’事变的时候来,今天正在复活的日本军国主义,具有更大的侵略野心,也具有更大的冒险性和疯狂性。”一语成谶,尽管时过境迁,当年的时评仍然令人深思。美国当年纵容日本军国主义为其今天的复活埋下祸根,...
2014.07.29 08:57:00
-
沦陷后日军在南京的生活照等。记者注意到,在其捐赠的报纸中,《辛辛那提报》、《纽约时报》、《太阳日报》等报均在头版头条报道过日军的侵略野心及其野蛮行径。在《ken》杂志中,由约翰·马龙尼所写的文章也揭露了当年日军在南京的诸多暴行。
鲁照宁说,自己的这些文物资料都是从...
2014.09.02 08:17:00
-
改变既有国际秩序、侵占他国、称霸世界的共同目的支配下,德意日法西斯发动了二战,一些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同战争发动者的愿望恰恰相反,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的是:第一,帝国主义是战争的根源,是人类和平事业的真正危险;第二,战...
2014.09.06 09:38:00
-
同组织各学校与社会团体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示威大会”,徐谦被推举为这次集会大会主席团主席,徐谦在会上慷慨激昂的演讲,揭露帝国主义侵略野心,会后和李大钊赵世炎一道率领群众队伍请愿,段祺瑞政府下令卫队向请愿群众开枪,死伤200余人,这就是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段祺...
2015.07.28 15:57:00
-
“当时朝鲜义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事件震惊世界。29岁的胡显伯听到此事后,热血沸腾,决定以此事件为原型,创作一篇小说揭露日、俄的侵略野心,以唤醒民众的斗争意识。”曹力说,在事件发生仅仅17天后,由化名箫史的胡显伯撰文、张树培绘图的《亡国泪》就在上海《图画日报》上发表...
2015.08.05 10:22:00
-
人物、一个事件,这些门票汇集在一起描绘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史。
朱玉名的门票作品《正义的凯歌》共有18框,分为六个部分,包括侵略野心、蓄谋已久;国共合作、联合抗日;首战告捷、鼓舞民心;持久抗日、夺取胜利;抗日英烈、忠魂永存;铭记历史、振兴中华。整个藏品以时间为顺...
2015.08.19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