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是追求“最古最新”,在学术上“兼收并蓄”,保留了中国画的海派传统。同时又有陈大羽、沈涛、张文俊等教授的直接指导,在理论方面又有俞剑华先生的引领,加上兼学西洋绘画,使建明在南艺四年的时间里更加全面地提升了他的艺术素养,为他以后艺术上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14.04.18 08:51:00
-
国知识界了解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黄炎培称其为“新闻界的释迦牟尼”)。
中国同盟会会员、南社“四剑”之一的俞剑华曾经留学日本,回太后,为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创办青年俱乐部,探讨孙中山的革命理论,出版刊物,创办学校,并出借罕见的进步书籍。他们...
2014.10.08 09:12:00
-
有没有“南北”?这场讨论还产生了国际影响,其论点传播到日本,以致日本人竟称中国画为“南画”。现代学者启功、郑秉珊、藤固、童书业、俞剑华等也纷纷各抒己见,或反对、或支持,讨论极其热烈。
不管正方和反方如何辩论,对绘画风格的讨论使用地理方位、地名和区域典型环境(黄...
2018.02.05 10:59:00
-
被征召到京城供职,那年他才十六七岁。然而好景不长,十九岁就被牵连发配到大同卫所充当戍卒二十年,受尽风雪严寒、欺凌侮辱,保经苦辛。俞剑华认为这番遭际,一方面使王绂的志向趋于消极,流连山水、纵情诗画,力求平淡天真;另一方面屡遭挫折也使他的性格逐渐发展为孤僻耿介,不事...
2019.07.18 10:30:00
-
被征召到京城供职,那年他才十六七岁。然而好景不长,十九岁就被牵连发配到大同卫所充当戍卒二十年,受尽风雪严寒、欺凌侮辱,保经苦辛。俞剑华认为这番遭际,一方面使王绂的志向趋于消极,流连山水、纵情诗画,力求平淡天真;另一方面屡遭挫折也使他的性格逐渐发展为孤僻耿介,不事...
2019.08.16 09:20:00
-
卿书画院顾问,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0年参加傅抱石率团的二万三千里写生,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俞剑华、陈大羽、苏天赐、沈涛、罗尗子等教授,山水画师承傅抱石、钱松喦先生。
从20世纪80年代起,拓荒大漠山水,创立“沙漠皴”技法、法理...
2020.01.16 14:49:00
-
通晓艺术创作,甚至要在艺术创作上卓然名家,才能在研究中有发言权。南艺这一学术传统的形成确实很见效果,果真出了不少人才,刘海粟、俞剑华、林树中、王伯敏、董欣宾诸位先生都在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中取得了相当卓越的成就。启斌作为南京艺术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承接了这一...
2023.09.19 17:14:00
-
明、傅抱石、钱松岩、程小青、朱剑芒、范烟桥、周瘦鹃、余彤甫、丁士青、唐圭璋、柴德赓、李进、高二适、陈雪樵、费新我、汪已文、傅雷、俞剑华、蔡易庵、孙龙父、徐公伟、邹云翔、周本淳、田原以及尉天池、章炳文、陈慎之、桑作楷、庄希祖、齐昆、冯仲华、季伏昆、萧平、唐大笠、王...
2024.05.26 13:43:00
-
(1926—2014),浙江省平阳鹤溪镇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史论家。别名光望,字树中。弘一法师再传弟子、悲鸿弟子、俞剑华学派传承人,与王朝闻、金维诺、王伯敏并称为中国美术学四大博士生导师。专著、论文有:《中国历代绘画图录》(主编)《南朝陵墓雕刻》(独撰...
2024.08.07 09:18:00
-
“大师之风”。“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在学校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星空中,点缀着刘海粟、颜文樑、臧云远、谢海燕、陈之佛、黄宾虹、俞剑华、黄友葵、张大千等众多名师大家的璀璨星光,这是南艺最显著的精神坐标,也是最大的精神财富。希望大家从他们身上找准精神灯塔和事业航标...
2024.09.10 2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