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民国史研究迈向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十分重视学风问题。研究历史,史实是基础。尊重史实,纪史以实,是历史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的信条,也是史学家应该具备的史德。许多老一辈史学家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可是,长期以来,优秀的治学传统和史学家应该具备的...
2009.03.09 15:09:00
-
之”,任何反对儒学、反对孔子的言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甚至会身遭迫害。在西方中世纪,宗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正如恩格斯所言,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法学、自然科学、哲学,这一切都由其内容是否符合教会的教义来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
2009.04.09 14:21:00
-
由的一面,还具有不受宗教等既成观念的束缚、进行独立思考的品格。良心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当人们依据个人的宗教信条作出判断、表达诉求甚至付诸行动时,良心自由才与宗教信仰自由发生紧密联系。这里要特别提一下信仰自由的概念,一般认为信仰自由主要包括...
2009.05.11 10:08:00
-
70年代,强化政府规制理论占主导地位。强化政府规制(又称为强化规制)理论,是指各种主张政府加强和扩大政府规制的理论。这类理论的基本信条是:市场机制必然导致微观市场失灵,政府规制可以纠正微观市场失灵,保护消费者,提高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
2009.05.14 10:42:00
-
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多数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在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基督教思想处于统治地位,教会信条成了“任何思想的出发点和基础”,任何“异端邪说”都受到排斥甚至制裁。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标榜“思想自由”,但以个人主义为主...
2009.06.02 14:51:00
-
起,源于它契合时代发展的独特性。
网络外交具有便捷性与灵活性。外交活动的有效性贵在及时掌握、传递和消化信息,但在传统的交通通信条件下,信息只可能属于少数精英,而网络外交则突破了这一限制。网络传播具有廉价、实时、共享和高度扩张的特点,任何行为体都很容易借此打破...
2009.07.10 14:57:00
-
”与“效忠某一民族,为捍卫民族国家利益而消灭别国成员生命”这一道德指令之间,人们普遍信奉“不管对错穷富,毕竟是我的民族”这一道德信条。此类道德冲突集中表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民族沙文主义道德观。民族沙文主义道德观极力抬高本民族的道德优越感,贬低其他民族道德中的...
2009.07.28 14:23:00
-
从人们对《潜伏》的喜爱中,可以折射出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对观众来说,他们的价值观,既不像余则成、翠平、李涯这些人那样,是坚守信条、为理想不惜付出重大牺牲;也不像吴敬忠、陆桥山、谢若林这样。如果做人像余则成这样,在当今社会中会格格不入;像吴敬忠那样,心中又多少...
2009.08.06 11:17:00
-
时要谨防踩死虫蚁,要用布捂着鼻子和嘴以免吸入昆虫。耆那教认为,婆罗门教的各种祭祀本身都是罪孽,因为宰杀动物有罪。
与不杀生的信条相关,所有的耆那教徒都奉行素食主义。除了不杀生,耆那教严格实行禁欲主义和苦行。“耆那”意为“胜利者”或“完成了修行的人”,指的便是...
2009.08.24 14:24:00
-
范仲淹(北宋,989—1052)《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6.文天祥(南宋,1236—1283)《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即出于《正气歌》,...
2009.08.26 14: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