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3条,用时0.06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   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孔子只是“好古”。自称“吾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道“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康”。孔子又不只是好古,“八佾舞于庭,是...
    2014.07.04 08:53:00
  2.   “吾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不只一次说到过自己“好古”。老彭何人,早已说不清楚,有说是老子和彭祖。但不管何人,一定都是有名的通古之士,孔子可与一比。抑或孔子更胜一些,不然何至垂垂老矣仍惋惜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当然,如此好古的孔子也...
    2015.11.17 08:56:00
  3.   “吾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孔子不只一次说到过自己“好古”。老彭何人,早已说不清楚,有说是老子和彭祖。但不管何人,一定都是有名的通古之士,孔子可与一比。抑或孔子更胜一些,不然何至垂垂老矣仍惋惜慨叹:“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当然,如此好古的孔子也...
    2015.11.17 08:56:00
  4. 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一行字,语出《尚书·说命》,阐述了教学关系,道德养成途径等内容。书名下端还有一行小字,为“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出自《论语·述而》,强调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事物,写书作文只需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这恰恰表明了作为著名汉学家的...
    2017.11.10 08:17:00
  5.   2500年前,孔子创立了儒学,孔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在于对以前数千年文化的继承总结、凝练提升。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好学”而“博学”。孔子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文化创造,站在当时历史的制高点上济古维来。梁漱溟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
    2018.12.04 09:54:00
  6.   2500年前,孔子创立了儒学,孔子思想的突出特点在于对以前数千年文化的继承总结、凝练提升。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好学”而“博学”。孔子尊重历史,尊重前人的文化创造,站在当时历史的制高点上济古维来。梁漱溟说:“孔子以前的中国文化差不多...
    2018.12.04 09:54:00
  7. 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评价自己的学问时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虽然说自己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事实上,他做了很多学问,删定《诗》《书》,作《易传》、写《春秋》,为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推崇周文化,但...
    2019.06.14 15:03:00
  8. 学说实现“圆转无穷”的自我诠释功能。《论语》承载了孔子志于重建古代文化的文道救世理想,从天赋“相近”却“习相远”的人性出发,以“信而好古”的执着考信历史,发现返本开新的历史发展观,探索“修仁习礼达乐”的路径,向上开出重建古代文化的道德哲学;向下探求形成“修德取位”...
    2021.09.28 10:01:00
  9. 器物来体现,是来自前代的知识与传统,是可以被传承的人文价值。在金石学萌芽的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家就十分重视古物中的人文思想。孔子“信而好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的一部分知识就来源于古器物中的“道”,并借助对“道”的阐释来传承古代的人文思想。《荀...
    2022.06.15 09:33:00
  10. 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讲好本民族的故事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文化特征。从叙事的角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优势。儒家讲究“信而好古”“不语怪力乱神”,所以由儒家主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虚构程度远低于“两希”文化。如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女娲、后羿、大禹等人物...
    2023.08.01 21: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