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生,安徽望江县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批评与文化史研究。著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一嘘三叹论文学》《文坛三户》《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当知识遇上信念》《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等。...
2017.03.21 09:27:00
-
富。后面的“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只是对“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进一步解释,并没有增加新的意蕴,修辞艺术也显得一般。
其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象更为精巧。“天涯若比邻”是比喻,“天涯”是本体,“比邻”是喻体,有意有象。...
2017.12.12 09:45:00
-
学研究,出版《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应知天命集》《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八论高晓声》《高晓声评传》《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等学术著作多部。多年来,还发表了近百篇中国现代史方面的学术散文、随笔,...
2018.09.12 10:42:00
-
平仄等方法而获得的“整齐的美”“抑扬的美”与“回环的美”(王力语)不同,更多依靠内部深层结构及诗意的建构。大量虚词的使用,伴随现代修辞艺术的运用,使新诗达到语义、形式与审美的和谐,产生了与古典诗歌不同的陌生化效果。
当然,现代汉语虚词的大量入诗,也带来了诸如诗形散漫、...
2018.10.29 10:04:00
-
学研究,出版《在功利与唯美之间》《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金庸·王朔·余秋雨》《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应知天命集》《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八论高晓声》《高晓声评传》《鲁迅晚年情怀》《鲁迅内外》等学术著作多部。多年来,还发表了近百篇中国现代史方面的学术散文、随笔,...
2018.09.12 10:42:00
-
》《一嘘三叹论文学》《文坛三户》《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并未远去的背影》《鲁迅内外》《鲁迅晚年情怀》《应知天命集》《新文学作家的修辞艺术》《顾左右而言史》《八论高晓声》等二十多种,获得多奖励。
文学是人学,它后面藏的是深厚的文化。因此,对文学的批评就不仅是一项技术...
2021.03.01 11:2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