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74条,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肥沃的土壤。美国国会最近提出“购买美国货”这样典型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条款,遭到世界各国的猛烈抨击。由欧盟成员国代表组成的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紧固件、柠檬酸、味精等多种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尽管去年11月20国集团协议表示今年不会设立新的贸易障碍...
    2009.02.27 14:48:00
  2. ;从通过紧急借款形式要本国企业将工厂从海外移回,到获得政府救援的银行只能将资金贷给国内企业的规定;从不断升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到反倾销和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保护主义之风正在从贸易层面刮向金融、产业、投资和就业等领域,如果任其发展,将是对世界经济的又一次打...
    2009.03.07 16:11:00
  3.   1992年,乡镇企业杭州弹簧垫圈厂作为中国企业的代表单刀赴会,应诉美国反倾销指控,开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先河,曾令许多人为之瞠目。如今人们对乡镇企业创造奇迹的消息早已见惯不惊了。   据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统计,2001年我国乡镇企业工业增加值达2031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
    2009.03.09 15:20:00
  4. WTO允许不少原则出现“例外”,这本来意在维护公平合理的正常贸易秩序,但它们却为保护主义提供了借口,因而遭到滥用。最常见的例子是反倾销诉讼和以技术安全标准为借口的保护主义。以增加银行资本金为借口,导致资金回流的金融保护主义也悄然流行。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近日接受《财经...
    2009.04.01 09:16:00
  5. 主要摩擦对象。   早期的贸易摩擦,美欧对日要求主要集中于限制出口。如强迫日本对纺织品、钢铁出口实行自主限制,认定日本汽车、彩电倾销。此后则将视线逐步转到开放市场,如著名的美国要求日本电信电话公社开放电信设备采购案。同时,开放市场的斗争也延展到日本加入关贸总协定...
    2009.04.01 09:43:00
  6. “再工业化”、“买国货、雇国人”等观点。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与贸易地位上升,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多,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我们要推动自由贸易,积极维护多边规则,争取率先走出危机的困扰。   自由贸易符合世界人民的福祉。自由贸易能扩大市场、深...
    2009.04.07 14:39:00
  7. 任标准认证的企业很少。   第四,利用WTO允许与例外条款进行贸易保护。   发达国家大量运用WTO所规定的、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用的反倾销手段,对付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1981-2001年间,欧美国家发起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案合计422起,占全球同时期反倾销案的9.43%。在...
    2009.04.28 08:56:00
  8.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较大发展空间的优势产业,必须引起地方政府高度的重视。   一、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涉及的主要项目   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并称为WTO规则所允许的保护国内产业的三大救济手段。反补贴是指如进口产品存在补贴,并对已经建立的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
    2009.05.05 10:01:00
  9. 调高部分物价,以缩小农产品与制造品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民收入。   政府制定价格政策的目的应该是防止破坏性的大削价竞争和低于成本的倾销,不论该交易是有利润的,还是无利润的。应该对过高的利润进行征税,防止对有利可图的部门的过度投资。特别重要的是,缩小农产品批发价和零...
    2009.06.02 14:13:00
  10. 不啻是在说梦话。近代中国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并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始终没有得到正常的充分发展。帝国主义依靠不平等条约,不仅在中国倾销商品,而且经营许多企业,不断扩大在华的资本势力,控制中国经济命脉。在外国资本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无力与之抗衡,许多民族工业逃脱不...
    2009.07.27 10:5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