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环境。该模式坚持“整体养成、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整体养成”主要是指按照整体知识观通过通识教育方式达到健全人格养成与“全人”培育的效果;“因材施教”主要是指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学生自主地选择专业与选修课程,达到个性化发展的目的;“分流培养”...
2009.04.09 14:13:00
-
已经因其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在通往优秀艺术家的道路上比别人先行了一大步。
另外,通识教育也是帮助学生们确立科学的内在价值尺度,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作人生同样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
2009.07.29 13:38:00
-
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更应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对于发展性问题的关注,是现在校园心理剧的一个盲区。当然,这样的校园心理剧必须是基于学生寻求自我完善、追求自我提升、塑造健全人格的发展性需要,从这个角度开展校园心理剧活动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发展的方向。 ...
2009.11.17 15:26:00
-
情,那是不需要刻意去表现的。
显然,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孩子,才会真正去做孝敬父母的事。就这个意义上说,孝心也正是新时代新少年健全人格的标志之一。稍微留心一下就会看到,有孝心的孩子在走出家门以后,也必定会尊敬别的老人和长者,必定会尊敬老师、关爱同学。
正因为...
2009.12.02 10:20:00
-
和学生实际,自编心育教材,开设心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郁结,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全人格。
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国防教育、规范教育是该校德育园地新近绽放的奇葩。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生活,促进...
2009.12.11 15:43:00
-
广泛开设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谈心活动,“阳光小屋”“阳光驿站”等心理咨询室以及《心理导航》小报、心理健康热线等,已经成为青少年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依托。
2.强化针对性,创新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
2010.01.27 16:13:00
-
育,并将心里健康教育工作逐步推向常规化。从上学期开始,每学期开学时,德育处就将各月的德育主题确定,根据安排,本月的主题为“晴”之月,即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适时开展了此项活动,不仅推动了学校德育的发展,更有助于学生解除心理疑惑,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
2010.04.22 10:31:00
-
的想一想:假如我是一个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我会怎样做、怎样说。教师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坚信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全人格,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要认识到只要教育得法,问题学生也就没有问题了;要真正树立民主、平等观念,合作意识,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的知心...
2010.05.05 10:39:00
-
运动会、书画展、艺术节、读书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大赛、报告会、夏令营、假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任高二年级学生会主席的张力,在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上一人摘取了标枪和铅球两项桂冠;高三的俞吉祥,田径达到...
2010.05.11 09:55:00
-
性化需求,省、市、县(市、区)要建立由专家学者和部分教子有方家长组成的“科学家教进万家”宣讲团,围绕亲子共同成长、心理健康、儿童健全人格培养、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等主题,深入厂矿企业、乡村社区、学校市场等基层,集中开展专题讲座。省级“科学家教进万家”宣讲团将借助省网上...
2010.06.04 0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