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碑立传,不是士庶百姓喜闻乐见的,观众不买单,岂能盛演不衰?
总体而言,元杂剧剧本是书会才人与教坊或者露台子弟等艺人相结合的产物,元代文人进入勾栏瓦舍,并非像前代文人抱着“补充”或者“聊寄”的心态走向文坛,而是为生活所迫全身心地投入市井文化,以其文学修养提高了杂剧的文学...
2010.04.14 11:15:00
-
城湖、雉城湖五湖环抱,生态环境优美,是举办龙舟赛的绝佳场地之一。龙舟赛在巴城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巴城先民就有在中元节划龙舟的习俗,元代文人顾阿瑛在其《阳山》一诗中就有“傀儡湖中睹竞渡”诗句,当地民歌中还有广为传唱的《划龙船》调。至今,巴城镇夏东村依然每年举办赛龙舟活...
2011.06.07 09:10:00
-
门四家或明四家,为吴门派的代表画家。这4位画家虽同时崛起于苏州,但风格迥异,各有师承。沈周因家学渊源,并受杜琼等前辈熏陶,主要承元代文人画衣钵,以简练浑厚、苍劲雄健的粗笔画见长。文徵明从学沈周,并吸取赵孟頫、王蒙画法,以缜密工致、文静清秀古雅的细笔画著称。他们两人主...
2013.08.13 16:52:00
-
元代诗坛引领者的翰林国史院文士自然没有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元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以翰林国史院文士为主的元代文人倡导宗唐复古风气,这是古代诗歌发展历程中风雅传统的延续。与此同时,这种风气的形成还与盛世背景下元人恢宏阔大的精神风貌有密切关系。...
2019.01.03 10:07:00
-
元代诗坛引领者的翰林国史院文士自然没有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之中。元诗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历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以翰林国史院文士为主的元代文人倡导宗唐复古风气,这是古代诗歌发展历程中风雅传统的延续。与此同时,这种风气的形成还与盛世背景下元人恢宏阔大的精神风貌有密切关系。...
2019.01.03 10:07:00
-
的自娱,成了他们清谈智慧的一种方式,以此渡画者之思抵达精神的彼岸。元代的社会环境,为文人戏墨提供了精神意义上的空间与场域。因此,元代文人崇尚“空”的意境审美与魏晋名仕谈“玄”风尚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点,在倪瓒的“一河两岸”构图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还有他的“空亭”意...
2020.08.24 15:01:00
-
宋赵伯驹、赵伯骕兄弟和元代赵孟 ,合称“三赵”;明代精工之极为仇英,董其昌称“盖五百年而有仇实父”。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中除赵孟是元代文人画之祖,其馀的都是北宗的代表人物。石谷“合南北为一手”,从技法角度,就是要将南宗的水墨山水和北宗的青绿山水合于一手。石谷恩师王鉴精...
2021.09.10 15:20:00
-
的观众群体,展览还配套了涵盖元史科普、元代工艺美术等等专题讲座,与汉服爱好者群体共同策划的元代江南服饰文化展示,元代印章篆刻体验等宣教活动。使得整个“元代的江南”的配套活动如同一次寻踪江南文化的雅集,与展览中元代文人的雅集盛事遥相辉映。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3月22日。...
2021.12.27 10:47:00
-
似,师法造化,是写实性绘画;在元代绘画表现心灵,叫作心画。美国艺术理论家卜寿珊说,唐代及唐代以前,作者们一般关心如何忠实再现。在元代文人的著作中,绘画被看成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如同书法那样,绘画再现的一面被贬低了。这种看法在元代文人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他们的...
2022.05.18 09:43:00
-
曾植在《海日楼札丛》中谈到,“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北宋浓墨实薄于唐,南宋浓墨破水活用实胜北宋。元代文人画已达高峰,追寻晋人风韵,清简相尚,虚旷为怀,故用墨之清淡为其特色,达到水墨不渍不燥、浓淡自然的清远境界,完成艺术本性的回归理想...
2022.11.27 2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