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说“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但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强调“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这个文件实际上已将社会主义经济定性为“商品经济”,这就意味着将要放弃长期使用的“社会主义经济...
2009.02.18 14:11:00
-
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要立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奋斗...
2009.03.09 14:34:00
-
战乱阻碍中国向近代转型
明代中晚期,传统经济充分发展,新的经济因素大量涌现。商品经济的活跃和重商主义的抬头使根植于小农经济的一切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明政权用以控制人口和土地的手段——户籍、黄册、赋役制度渐渐失灵。经济的发展水平和人身的解放程度是衡量社会进...
2009.03.10 15:22:00
-
主政治的发展,古人云:“时移而事异,事异而备变。”“变”是解决问题唯一出路,因此我们绝不能抱着老思维不放,在经济民主已经得到比较充分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妨继续推进政治民主的改革,来化解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的社会矛盾。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几乎所有的社会矛盾在发展中都有向政治...
2009.04.09 11:30:00
-
延式、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投入大而产出低,对生态环境损害大,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低,是不可持续的。“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24],而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也需要像物质生产一样需要转变生产观念和实施生产计划。恩...
2009.04.22 13:52:00
-
此,一方面要改进计划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运用市场手段来校正计划的不足。
对于市场与计划,实践中,正确的做法应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发展它们各自的优势,避免两者的缺陷和不足,使之互相补充。相反,错误的做法就是只迷信其中一方,让两者互相排斥。
“有计划”是“社会主义市...
2009.04.27 10:04:00
-
势力就力图使私有制无限度地发展下去,并借以取代公有制,而马克思主义的改革者则主张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建设充分发展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前景究竟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是一个问题,只能等待实践来解决。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
2009.05.07 14:05:00
-
国文化没有历史,因为在那里理性处于沉睡状态,而真正理性的历史是从希腊开始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现代化、合理性等只有在西方才得到充分发展。凡是没有遵从西方理性价值的都被鄙视为专制主义、非理性、愚昧、巫术等。此种视角不仅体现了西方的文化优越感,也体现出他们对“非我族...
2009.05.13 10:10:00
-
管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大力倡导,呼吁社会各界力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主人翁精神,自觉引导消费活动,为积极健康的文艺消费的充分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要充分重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充分调动中国社会的制度优势、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当代大众文艺消费。我国一直缺...
2009.05.21 13:25:00
-
会形态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与此相联系的是自然经济;第二大社会形态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与此相联系的是市场经济;只有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充分发展,才能为进入第三大社会形态创造条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事实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和理想追求,也是马克...
2009.06.30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