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员组织当地夷人180名,进山砍伐香楠木140根,其中部分用于南京午门等宫阙的城楼之楼柱。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楼,都不是明代的形制。清光绪十八年(1891),两江总督刘坤一主持了一次大规模维修,依照的是淮安府城楼的式样。当时维修挪用的是治理漕运河道的10万两银子,因为资金紧...
2009.03.09 15:25:00
-
止海运,全漕皆由河运。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此后即改向北流,经山东注入渤海。尽管经此大变,清朝廷仍竭力维持漕运。但到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则因内忧外患,加之至清末津浦等线铁路的建成通车,江南粮赋可由火车运进北京,迫使清廷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颁...
2009.07.08 11:28:00
-
的“列强要求太后归政”的低级谣言,更不会神经质地要和11个国家开战。北方没有李鸿章,朝廷就只能方寸大乱,结果联军杀进北京,慈禧和光绪逃出北京。
朝廷西狩西安,这才又想起那个遥远的“汉奸”来。连续发电要求李鸿章北上收拾残局。自然,这又是一个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棋局...
2009.07.17 10:21:00
-
其中一个。研究翁同龢的清廉思想和从政活动,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翁同龢是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主持宫廷教育长达40年,为培养同治、光绪两帝付出了巨大辛劳。他曾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长期担任工部、...
2009.07.17 10:21:00
-
感觉到人民群众反抗的风暴即将来临。于是,他向清朝统治者大声疾呼:“强邻四逼于外,教民蓄乱于内,一旦有变,其何以支?”因此,他建议光绪帝,必须立即变法,否则,如果再继续因循守旧,必将外亡于列强,内而被人民起义所推翻。为此,他提出了三项具体建议:“变成法,通下情,...
2009.07.23 15:44:00
-
甚至几十年都不再回来,对于经商失败的,宁愿客死他乡。三是不畏挫折,百折不挠。许多人“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扰未厌焉。”(光绪《祁门倪氏文族谱诰封淑人胡太淑人行状》)四是不甘平庸,勇于超越。徽商之所以能够执明清中国商界300余年之牛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墨...
2009.07.24 13:02:00
-
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成立于动荡中的清朝末年。1909年9月9日,已是风烛残年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抱病奏请朝廷建立京师图书馆。十个月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半年前,清政府诏谕“预备立宪,维新图治”——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在进行最后的自救努力。
此时,西方各国在大都市...
2009.09.09 14:33:00
-
父举行纪念会,弟声明不参预。三不朽自有德、言、功业在,初无待于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谈讲不痛不痒之话,花费不明不白之钱也。贵乡王壬秋光绪九年日记载《端午》绝句云:“灵均枉自伤心死,却与闲人作令辰!”慨乎言之,可以移咏流行之某某百年诞辰纪念会矣。弟去冬患血压高,服药...
2009.09.10 10:59:00
-
0年的比例为69.5%,其中进士占34.7%,举人占26.2%;而1745年和1850年这两年通过捐纳等“异途”为知县者的比例仅分别为16.5%和19.4%。另以光绪十一年(1885年)《湖南通志》所载湖南 1644-1883年间3879名知县为例,除1446名知县出身没有记载外,进士、举人出身的知县分别为786名、1...
2009.10.27 10:01:00
-
为“维新四公子”之一,变法失败后与父亲同被革职,发誓不再入仕,专心写作,成为清末民初的著名诗人。
陈寅恪1890年生于长沙,时为光绪年间,正值乱世。“十几岁及后来自日本回国期间,终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佛书等等,无不浏览”。旧学基础既立,后来虽留学欧美,研读...
2009.11.16 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