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结构,主要表现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公有制之间的比例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经过30年所有制改革的理论...
2009.02.18 14:28:00
-
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有根本区别的。我国的商业银行,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市场上进行竞争,另一方面,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甚至只是高级管理人员的利益而损害人民的利益。在金融体制改革时,必须...
2009.03.10 15:04:00
-
以一种新的形式得到加强。传统“蜂窝”型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宗族、村社,而新的“蜂窝”型社会的基础在农村是集体所有制的社队,在城市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单位。21在某种意义上,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同古代社会相比在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每个“蜂窝”都是一个集政治、经济...
2009.06.02 14:09:00
-
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由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除原有的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社会主义集团所有制经济外,还出现了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所有制结...
2009.06.03 16:53:00
-
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宣告倒闭的国营企业。
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
2009.10.12 11:35:00
-
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然而,从1958年到1978年,刮共产风,搞穷过渡,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转变,形成了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在这期间,虽然作了一些局部调整,但直到改革开放前,这一单一公有制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009.10.21 16:39:00
-
三)科学技术基础的初步奠定
1949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刚刚起步,规模很小。新中国建立之初,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人数只有42.5万人,平均每万职工拥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数仅为269人;1957年,经过了数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
2009.11.03 09:43:00
-
制有直接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前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论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许多人并不清楚制度与体制的区别,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就是全民经营或集体经营,就是按劳分配或平均分配。不搞全民经营或集体经营就是走资本主义。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压力下,致力...
2009.11.20 10:30:00
-
行商品交换。因为,“在现阶段,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货币制度、价值规律等形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过渡……有利于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逐步地准备条件”[3]566。他不仅要求全党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1960年11月28日,...
2009.12.04 11:36:00
-
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两个方面。《宪法》第七条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0.03.15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