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66条,用时0.03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也开始意识到了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自由和责任。他们不仅开始逐渐地加入到了媒体信息传播的行列之中,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到了涉及公众利益,影响自己生活的公共行政决策之中。   公众不仅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要求党和政府定期或随时报告其公共行政的情况,还要行使对公权力...
    2009.02.19 10:07:00
  2. 确,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其贯彻执行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如果民众认为执政党与政府不是特殊利益集团、是真正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就会拥护暂时不能见效的政策;而执政党与政府公信力较低时,其政策即使正确也难以得到民众认同,执行的阻力也相应产生,这就是信...
    2009.03.12 14:53:00
  3. 善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体系。应建立企业、社会、政府三者之间的合理关系。政府应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证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和行使政府权力的形式,建立规范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约束体系。企业应强化全面履行社会责...
    2009.03.31 09:53:00
  4. 起反思。   一、“门诊政治”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门诊政治”是对基层党委领导方式的形象化比喻,这是基层政权长期来解决公众利益诉求和纷争的一种仲裁手段。基层党政领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当面听取公众的具体情况诉求,然后提出解决的方法。预约而来、排队等候看“门诊...
    2009.04.20 11:12:00
  5. 法律的法律”。出于国家利益和政府利益的政府行为,使得公共权力成为管制的工具,其直接的后果,一方面是国家利益和政府利益对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取代和侵犯;另一方面是政府行为监督的缺位以及缺乏对政府决策行为进行纠正的动力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2009.05.11 10:08:00
  6. 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这样才能使公共政策更加符合民意和公众利益,进而实现社会公正。其次,要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各种教育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使每个公民具备参与社会...
    2009.05.15 09:54:00
  7. 05年建设部发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规定:“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和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2]在公共政策研究路径看来,物质空间设计途径一方面反映了规划师对于城市发展的良好愿望;另一方面也反衬了规划...
    2009.05.15 10:29:00
  8. 民拍照送到电视台曝光,引起市民不满,最后引咎辞职。市民认为这样一位没有爱心、没有道德的人当市长,公众实在不放心,不能指望他照顾好公众利益,更不能成为公众的楷模,他必须为自己身为市长的行为负起“道德责任”,必须辞职。这就是“问责制”的实质,要“权责一致”,领导必须承...
    2009.06.08 11:00:00
  9. 程加快,对社会保障形成空前压力。   我国当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社会风险加大,公众利益诉求趋于多元化,对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平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目前还没有被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各类群体诉求增加,新老问题交错,解决体制转...
    2009.06.30 16:01:00
  10. 纯经济指标的量化收益的计算。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证券市场监管要实现的目标是保障其正常的运作秩序,降低市场风险,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可见,证券市场监管的收益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影响收益,是由于实施了证券市场监管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而使得国民大众、证...
    2009.06.30 15:5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