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64条,用时0.03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系起来加以研究肇始了网络时代对民主形式的新探讨。网络民主定义尚未统一,但基本都包含了网民、网络空间和政治意愿表达要素。网络加强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政治表达的自由,触发了公众对民主形式的再思考,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是否就可以据此而论,网络必然带来民主...
    2009.03.16 15:43:00
  2. 都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政治建设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
    2009.04.01 09:43:00
  3. 学校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的容量是有限的,这一任务必须由社会教育来承担。其次,通过社会教育,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目前我国公民政治生活中存在参与冷漠、非理性参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对公民理性参与的引导同样离不开社会教育。第三,通过社会教育,丰...
    2009.04.27 09:52:00
  4.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群众的满意度才能提高,党的政治基础才能牢固。从这个意义上说,问责制应当成为推动公民政治参与的契机与制度平台,公民参与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政治透明化和政治制度化,是完善问责制的重要发展方向。   构建自下而上的公民问...
    2009.06.24 13:55:00
  5. 过程日益科学化和民主化,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从而有效地增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政党组织适应性变迁的比较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08JA810011。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2009.08.06 11:22:00
  6. 奋斗目标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报告同时还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
    2009.10.21 16:41:00
  7.  西方民主政治的某些建设经验和实现形式可以为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服务。如建设法治、责任和有效政府,政党制度的法制化,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强调和保障等等。但西方的民主政治从主导模式来说,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民主政治,与我国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人民大...
    2009.11.02 14:12:00
  8. 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
    2009.11.20 10:29:00
  9. 了原有的传播结构,信息单向流动变成了双向沟通。公民在网络上可以自主发表言论,反映利益诉求,网络成为社会舆论表达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公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们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身对某些社会现象、公共政策乃至突发事件的看法和意见。这使得政府能...
    2009.12.02 11:03:00
  10. 参与,是指人民群众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的一般公民政治行为。完善人民群众的政策参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不仅可以促进人民群众对于理论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认同,还可以强化人...
    2009.12.21 15:3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