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疲劳》其实早就想写,但一直也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有一年我去参观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我突然感到顿悟,就用六道轮回做了长篇结构。所以写得特别顺利。
范曾:两位先生讲的对我启发太大了。妙悟在科学和文学中都有,但是...
2013.05.16 14:32:00
-
侵略者狼头人身说德语。传统花样仍在耍,各有巧妙不同。
E
莫言的成功离不开借鉴古典
莫言的成功更离不开借鉴古典。除了采用六道轮回、亦兽亦人的创作手法外,《生死疲劳》还采用似乎“过时”、“陈旧”的章回小说形式。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由开山之作...
2013.07.22 15:32:00
-
社会现象,就如佛教教义里所倡导的轮回劫数,你必须在经历了大富大贵和一贫如洗之后才有资格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但事实是,我们很少人能从六道轮回里劫后余生,福祸的大江大浪足以让大部分人万劫不复,无需奢谈彼岸的成功了。因此,大多数人机会只有一次,你在思想上越了位,没有守住那...
2014.07.22 16:30:00
-
生辛辛苦苦,过着动荡不安,甚至朝不保夕的生活,难道人一死,到了另一“世界”,倒发达起来,有了鬼功神力?就算先辈是达官贵人,可知“六道轮回”,也许正在那边悔过认错呢。其实,乞求保佑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要平安,需自己生活方式健康,心态平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嘛;要有...
2015.04.03 17:20:00
-
至消失。而灵魂去向如何呢?或许,藏族对死后灵魂的特殊认识可以做出解释,藏族认为人身有许多孔窍,人死后,灵魂从上部孔窍逸出,可往生六道轮回中的三善趣,而灵魂若从下部孔窍逸出,则只能沦入三恶趣。藏密的一项较为常见的法门——颇瓦法就与此观念直接相关。颇瓦法是一种瑜伽修持...
2016.02.26 10:13:00
-
义》。一部三国,有青春热血,有老谋深算,有恩义可昭日月,有阴毒遗臭万年,更有无法用是非好坏去评断的天运气数、世道人心。三生万物,六道轮回,九九归一,这是东方人判断形势和看待胜负的思维。在刘备如丧家之犬投奔各路诸侯时,谁会看出他日后能建立蜀汉政权呢?虽然曹操英雄慧眼...
2016.08.19 08:59:00
-
早日看到自己喜欢的网文被翻成英文,更是直接采取了众筹捐款的模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国网络小说里的世界架构,外国读者甚至还研究出了“六道轮回”、“五行三界”、“修真”等一系列专业术语的翻译。
“要拨动外国受众的心弦,还必须尊重他们的欣赏习惯、审美情趣,同时,包装也...
2017.03.25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