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也要防止在民族复兴中形成民族文化“至上主义”。通过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对话,以致达成某种“共识”,这大概是我们寻求不同文化间的“共通价值”的必由之路。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渐掀起了“国学热”的浪潮,相当多的学者,特别注意论证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它的价...
2009.05.04 10:48:00
-
成为现代各国环保立法趋势,在早先确立这一制度的日本、美国等国,这一制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现代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诸多共通性,我国自应顺应这一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无过失责任原则”强化污染环境者的法律责任,使行为人的负担加重,为避免影响经济的...
2009.05.07 14:52:00
-
孔子启发方法之所以简练的深层文化原因。
西方文化具有十分明显的“知性”特征。苏格拉底的思想虽与智者派迥异,但在思维方式上却是共通的,即都注重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苏格拉底的启发方法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对方理清思路,从而使其得到新知或认识到自己原有知识的谬误,进...
2009.07.20 09:52:00
-
发展相协调。抛开世俗,隐匿深山,归于本本教条,只是一种“原教旨主义”的复兴,必与时代不容。
第三、文化既要有个性,又要有人类共通的东西。首先要有民族的个性。以丽江古城和纳西古乐为例,吸引世人之处就在于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老的文明传承,但又加入了符合现代生活的新...
2009.07.21 10:36:00
-
为人、治学精神,抑或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抒写的治学三境界,还是现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学术精神等等,它们都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都把为人和治学兼备作为自己的生命追求和内心的精神支柱,这就是所谓的治学精神。换言之,为学者要具备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
2009.07.23 16:04:00
-
识在人文精神的烛照下融会贯通。这里的“通”,不仅仅在于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与非矛盾性,更在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人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融贯与共通。
诚然,知识是文化的基础。知识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世界本来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认识的深入,在知识积累...
2009.08.06 11:22:00
-
性总结。长期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管理实践反复证明:优秀的、卓越的领导者,虽然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不同,但以下四个方面是共通的。第一,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能够把握组织发展方向,确保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独特的眼力;第二,控制和驾驭组织思路清,推动工作效率...
2009.08.20 15:58:00
-
倾听和情感的交流,如欣赏音乐会时的沉浸,面对艺术品时的深思。方式的不同并不能掩盖其发自内心地对演出和表演者的尊重、喜爱、赞赏上的共通,礼仪外在形式的区别并不能割断人性人情的交流和传递。
北京奥组委官方推出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培训教材》,则将礼仪的基本原则概...
2009.11.17 15:02:00
-
束,南师附中初三学生张博就迫不及待地挤上台,与梁老师谈起了钢琴艺术史和西方音乐史。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谈及音乐时,思想却是共通的,两张开心的笑脸印证了音乐的跨国界魅力。
【新闻背景】我省各相关部门在暑期组织未成年人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文艺展演活动,用先进...
2009.11.18 10:39:00
-
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能够如实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要根据档案记录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4、切实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
2009.12.12 0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