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字也就成了单音词,实现了文字和语言的统合,上古汉语单音词成了词汇系统主体之后,立即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人类的发音器官是固定的共鸣器,发音能力和辨音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任何语言的音节数大体上都只能有一千多个,但是,随着人的认知能力的提高,词汇不断增多,只用一千...
2014.12.08 10:06:00
-
论争的缘起
当代学界,中科院马大猷院士1979年在其论文《中国声学三十年》中首肯“设瓮助声”方法,谈及“用陶瓮在舞台下或墙壁上做共鸣器以扩大声音或对声音的吸收,则是历代常用的音质控制技术”;中科院戴念祖研究员1992年在其《中国声学史》一书中也肯定此法,并对其历史源...
2016.04.06 07:39:00
-
论争的缘起
当代学界,中科院马大猷院士1979年在其论文《中国声学三十年》中首肯“设瓮助声”方法,谈及“用陶瓮在舞台下或墙壁上做共鸣器以扩大声音或对声音的吸收,则是历代常用的音质控制技术”;中科院戴念祖研究员1992年在其《中国声学史》一书中也肯定此法,并对其历史源...
2016.04.06 07:39:00
-
论争的缘起
当代学界,中科院马大猷院士1979年在其论文《中国声学三十年》中首肯“设瓮助声”方法,谈及“用陶瓮在舞台下或墙壁上做共鸣器以扩大声音或对声音的吸收,则是历代常用的音质控制技术”;中科院戴念祖研究员1992年在其《中国声学史》一书中也肯定此法,并对其历史源流...
2016.04.06 14:27:00
-
也就会又归于沉寂。而不会像天光放亮之后,次第醒来而渐趋繁喧的晨鸟,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山深夜静,惊鸟时鸣,春涧会不会犹如一个大的共鸣器,因为惊鸟的鸣叫而生回响呢?月出惊鸟,鸟鸣涧应,清风徐来,桂香四溢,月色如水,春山蓊郁,人在其中,优游从容。这种境界用清人徐增的...
2025.04.10 13:3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