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用时0.05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记准时下楼,和胡建超夫妇到菜园里干活。耙地、点玉米种,填平、踩实,书记动作娴熟,一丝不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书记背诵起李绅的《悯农》。他说,现在更加是四海无闲田,但是农民的日子却和李绅写的不一样了,越来越好。当记者还在回味书记这些话...
    2012.04.20 10:03:00
  2. 珍妮纺纱机和瓦特蒸汽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横空出世。同样地,也正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存在,印刷术的发明才没有造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知识生产困境。   相比传统印刷术,互联网的效率不可同日而语,其内容分享对传统媒体造成的压力,更大大超过了书籍盗版。正因如此,...
    2016.03.28 10:03:00
  3. 念诗,念得最多的两首,是描述农民疾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还要求子女,不仅要会念这两首诗,更要在念的时候带着感情去思考,从中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文革”后期,习仲勋的小儿子习远平正...
    2016.08.01 08:36:00
  4. 耻,不能以伸张一己之权益而无所不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更需要廉而明耻,知所戒惕。   勤俭戒奢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反映了一个大国的资源和财富相对于庞大人口需求都显得匮乏不足,因而勤劳开源、节俭节流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生存与发展的...
    2017.12.27 09:33:00
  5. 耻,不能以伸张一己之权益而无所不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更需要廉而明耻,知所戒惕。   勤俭戒奢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反映了一个大国的资源和财富相对于庞大人口需求都显得匮乏不足,因而勤劳开源、节俭节流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生存与发展的...
    2017.12.27 09:41:00
  6. 耻,不能以伸张一己之权益而无所不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更需要廉而明耻,知所戒惕。   勤俭戒奢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反映了一个大国的资源和财富相对于庞大人口需求都显得匮乏不足,因而勤劳开源、节俭节流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生存与发展的...
    2017.12.27 09:41:00
  7. 耻,不能以伸张一己之权益而无所不为;特别是国家公职人员,更需要廉而明耻,知所戒惕。   勤俭戒奢   中国古代社会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诗句,反映了一个大国的资源和财富相对于庞大人口需求都显得匮乏不足,因而勤劳开源、节俭节流对于个人、家庭、国家都是生存与发展的...
    2017.12.27 10:07:00
  8. 言通俗浅显,反映社会现实。大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的《悯农》二首是李绅的代表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字面上看,这两首诗反映了唐代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悲惨苦痛的命运结局...
    2020.08.20 13:58:00
  9. 立良好的榜样。   系列活动二:爱孩子,萌娃背诵古诗   (三合村萌娃高佳怡背诵古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会议室内孩子们朗诵古诗词声也开始此起彼伏,大家在诗词中感受先人对粮食的尊崇。孩子们还就如何节约...
    2020.09.03 11:04:00
  10. 光温(即吕温,字化光)谓齐员外煦及弟恭曰,吾观李二十秀才之文,斯人必为卿相。果如其言。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里所说的古风和收录的两首诗,正是《全唐诗》所收录的古风二首。且《云溪...
    2022.12.07 1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