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中俄建交60周年,由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市图书馆等联合主办的“心灵的桥梁·中俄文学交流计划”活动昨天上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同时首发。
本次交流活动将学术论坛与艺术...
2009.11.20 14:52:00
-
的珍视、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座谈。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3月11日,国务院参事室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高朋满座,蓬荜生辉。王尧、王蒙、冯骥才、舒乙、李汉秋、赵书、刘锡诚、何星亮、高丙中、萧放……诸位先生一早就分别从北京城各处赶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2009.12.02 09:53:00
-
典礼现场
宋祖英 海岩 星云大师 冯骥才 卢广
昨晚,这里的每一张面孔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们高举着中华文化的火把,照亮前行的道路。
昨晚,这里的每一个表情都凝聚着坚定的力量,推动着时代的车轮。
昨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凤凰卫视主办,...
2010.01.14 17:18:00
-
上河图”,专业演员与300余名中学生共同表演斗柳笛、踢球、踢毽子、放风筝,演绎新创大型旅游节目《天清地明日和熙》。三、著名民俗学家冯骥才等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民间文化学者齐聚绵山,论清明,话寒食。四、千余名中小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缅怀先贤。
清明节源于山西介休
...
2010.03.25 08:44:00
-
明节》邮票首发式在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隆重启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出席活动并宣布清明文化节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应邀出席活动。
5日上午9:30,文化节开幕式在《放风筝》、《杨柳青》、《打秋千》等山西传统民歌中开场。随后,著名表演艺术家唐...
2010.04.06 08:35:00
-
第三届中国清明文化论坛近日在山西介休绵山风景区举行。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为首的民俗学者们指出,由于民俗渐趋消失,清明节等民俗节日正在退化成普通假日。他呼吁为保护正渐渐消亡的节日内涵,传承节日文化,要靠“全民传承”、“从孩子抓起”,...
2010.04.08 08:34:00
-
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多方合力 重建传统节日文化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冯骥才
传统节日是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约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比如,端午节是我们的国宝,...
2010.05.31 10:02:00
-
白尘、谢冰岩、王叔相等名人故居被拆除。“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不知“整体搬迁”至何处。
【新闻链接】
早在20世纪90年代,作家冯骥才提出,中国也应当设立“文化遗产日”。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上,冯骥才连年提出这一建议,并提交了《关于建议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
2010.06.05 19:55:00
-
回家团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承载着浓浓亲情的春节长假于是成了补偿父母和家人最好的时间。
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撰文表示,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每每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
2012.01.29 09:05:00
-
筑、古民居。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山联人矢志不渝,这份坚守令人感动,更令人敬佩。
不由想到此前看到一则新闻。2011年11月5日,69岁的冯骥才在天津大学对记者说,在文化上自己“是个失败的人”。冯骥才所说的“失败”,是指自己从事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以来,在现实中经常陷于...
2012.10.09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