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改革从总体上说,从改革的大战略说,是渐次推进的,是一步一步地“渐进式”推进。
拿农村的改革来说,1978年11月,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悄然搞起了包产到户,这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冲击,从此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党中央支持和积极引导农民的改革,但没有下令立即...
2009.02.18 14:11:00
-
初南京大旱,大臣刘伯温上疏认为原因有三,其中一条就是“工役人死,暴露尸体不收”。因为不堪忍受,洪武六年(1373)和洪武八年,南京和凤阳先后发生工匠造反遭镇压事件。
从洪武九年(1376)起,工匠待遇开始改善,朱元璋在那一年下令,凡工匠死亡都发棺材,让国子生送回家乡...
2009.03.09 15:25:00
-
爱的,或者是朱元璋曾经御口亲尝过的,是正宗的皇家豆腐,以此勾起食客的食欲,比如,安徽滁县美食一绝的“虎皮毛豆腐”,朱元璋家乡安徽凤阳县的“凤阳酿豆腐”,等等。
朱元璋虽然想用自己每餐亲自吃豆腐的办法大力提倡艰苦朴素、永不忘本的作风,但是,到了他的子孙们的手上...
2009.06.05 09:58:00
-
事。这两个小的故事都发生在我们的农村,一个是发生在我们江北的农村,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安徽的小岗村。
[解说]:小岗村位于安徽省凤阳县东部,1978年以前的小岗村,是全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每年秋收过后,小岗村的村民几乎家家外...
2009.06.19 14:45:00
-
间认为是资本主义(认识)并写入文件限制(行政)。有的地方甚至规定一家养鸡超过几只就是资本主义,要“割尾巴”。以至于发生这样的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眼看极“左”的农村政策造成地荒人逃,在就要饿死人的情况下,决定分田承包。但当时这与规定不符,他们就私下定协议,按手印...
2009.07.27 10:56:00
-
了。中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大胆的干,大胆的闯,实现了“两个伟大创造”。第一个“伟大创造”是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带领农民首先实行包干到户,冲破了集体经营的束缚和禁区。随后几年经过安徽和多个省份基层党组织的实践,包产到户、包干到...
2009.07.28 14:16:00
-
会推广。相比之下,通过“树典型”、“搞实验”的方式总结经验,再尝试将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普及,是推进改革进程较为有效的思路。如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上的沈阳模式等等,都成为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改革的“典型”。
上述两点其实也说明,...
2009.08.26 15:20:00
-
尊贵”,古墓的“各种构件精致豪华,如龙头雕饰、九层阶梯、墓前有拜亭等,可以判断这是皇族的墓”,而“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形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盱眙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形完全一致”,于是明史专家们认定这古墓主人的真实身份“应该就是大明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然而,明史...
2009.10.22 10:10:00
-
起来的错误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国改革开放从一开始就始终面临姓“社”还是姓“资”、姓“公”还是姓“私”的争论。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试行“大包干”,被指责为“分田单干”;工厂和企业搞承包经营被说成搞“私有制”。从思想认识上讲,产生这种偏差与在理论上没...
2009.11.20 10:30:00
-
”改革开放作为新生事物,在当初曾被人们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异端,不敢、不愿改革开放,安于现状,是当时社会的普遍思潮。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冒着极大的风险尝试吃“螃蟹”,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改革开放的潮流势不可挡。这场历史上...
2010.01.21 1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