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03条,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日本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急剧下滑,再次引起各方对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反省与批评。实际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就开始谈扩大内需,但直到今天,还没有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这20年来,全球形势与日本国内形势都发生根本变化,这个国家高速增长时期建立起来...
    2009.03.07 16:11:00
  2. 出口等积极措施,逐步使日本经济摆脱了十年低迷的阴影,重新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刘军红说,在“广场协议”前,日本已经意识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压力。但是扩大内需的政策,时至今日效果也并不明显。不过,日本政府还是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借鉴。      首先...
    2009.03.19 10:06:00
  3. 已经给我国经济造成很大的隐患,这次危机给我国形成的生产过剩危机从而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就是隐患的典型、集中地表现。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弊端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量增大,摩擦加剧是很自然的事情,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带来很多棘手问题。二是影响国家的经...
    2009.04.03 10:33:00
  4. 统首先面对的领导能力的重要考验。   中美皆须积极调整   不用说,一个已经削弱的经济体通常不会采纳提高币值的善意建议。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尤其如此,在2008年底,中国的增长步伐放缓至几乎停顿。2009年初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疲软,目前增长率正处于6%~8%的水平线上。   美国依赖...
    2009.06.29 19:06:00
  5. 就是说中国造的鞋供全世界消费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有个规模经济在其中。中国由于狭小的市场我们必须出口,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选择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得已在经济学上来说就是合理的,而且是最佳的选择。   刚才所讲到的是国民收入支出的部分,下面要讲的是收入部...
    2009.09.29 11:37:00
  6. 大多是政府行为,说明我国市场内生动力依然不足。   这两个问题往深了说,最核心的还是结构问题。首先是增长的结构———我国是否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平稳过渡到内生增长型国家?当前,分配结构的扭曲、制度建设的滞后、财富积累欠公平成为了制约经济模式转换的三大顽症。其次是产业的...
    2009.12.23 18:38:00
  7. 储蓄。同时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经济体作出相反的调整。问题在于中国经济是否有能力弥补美国人留下的需求缺口,同时是否有义务代替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作出调整。我认为两者的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中国经济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全球气候变化规则。这是自WTO产生以来甚至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2010.01.13 11:11:00
  8. 现代化和市场化的轮回、挫折和发展的重重困境,“中国模式”也经历着巨大挑战,比如长期形成的高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投资饥渴症”、出口导向型经济下的“留住顺差,流出财富”以及资源能源高消耗下的粗放型增长等。然而每一次大的冲击,都会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中国模式...
    2010.02.08 15:42:00
  9. 发生变化,可能不再是供求导向型机制,而是需求导向型机制。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可能会处在长期比较低迷的状态,意味着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现状不可维持。而我们的中小企业过去都是集中在沿海加工贸易中,看来转型也是迫在眉睫的。换言之,不是说他自己要不要转,而是可不可以维...
    2010.07.02 14:36:00
  10. 内需技术创新   我国以前出口导向的经济里,都是出口消费品,进口国外的机器设备、高端装备,然后用国外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出口。但这种出口导向型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受到严重打击。   当前,国家提出要发展内需型经济。扩大内需要求我们拥有自主技术,自主品牌,因此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
    2011.12.31 09:34: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