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家们不断探讨的问题。商周之际由王朝更替所提出的“敬德保民”问题,战国时代由社会变革所产生的“置民之产”问题,秦统一中国后所探讨的分封制利弊存废问题,汉代由大一统国家各方利益关系所争议的盐铁官营问题等,都属于后一类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文化的空前大变局则提出了更...
2009.05.04 11:04:00
-
期。
周在灭商以后,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王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北山》)周天子实行世袭制和分封制,按血缘关系为王族成员分配爵位和官职,让他们协助管理政务,大封诸侯,赏其民,赐其土,形成了众多的诸侯国,使他们“以藩屏周”。这样...
2009.06.19 11:20:00
-
巧妙地保护自己。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李斯变得乖巧了,他极力迎合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在讨论管理国家的方式时,他将主张在边远地区分封的意见上纲上线,视为敌我矛盾,以危言耸听之语“忽悠”秦始皇,结果酿成了摧残文化的“焚书”事件。转年,他又严重失职,对秦始皇坑杀四百...
2009.07.09 15:12:00
-
来面貌。为此,笔者搜集资料,借鉴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试对赵国官制渊源稍作探索。
一、继承周晋旧制,革新职责
晋国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官制亦受周影响。赵国是在晋国的母体中成长而分离出来的,因而其官制打着周朝、晋国制度的烙印,如行人,据《周礼·秋官司寇》,...
2009.09.10 11:14:00
-
形成了儒商精神和儒士精神,从而使中华文明具有浓郁的伦理色彩。
中国的政治制度适应时代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和完善。早期实行的宗法分封制政治制度,还保留有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许多特征,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政治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分离,没有形成严密的权力控制体系。...
2009.10.14 11:47:00
-
私有制体制。
◎农业产业革命初期:奴隶解放~新生农民建立土地私有制体制。
◎农业产业革命中期:封建主领导社会革命~建立土地分封制体制。
◎农业产业革命后期:帝王进行体制改革~建立封建帝国体制(天下之滨,莫非王土)。
◎工业产业革命初期:资产阶级领导...
2009.11.09 16:20:00
-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土地占有关系紧密联系着社会阶级的利益格局,从而决定着政治治理格局:食封邑的等级领主土地制度,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分封体制;西晋的“占田制”与“九品中正制”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延续北魏、隋唐的“均田制”,导致了农村“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的产...
2010.01.29 15:03:00
-
是采访必须从林佐斯城开始。
林佐斯是罗得岛上最早的三大城邦之一。它的起源有一个与太阳神赫里欧斯有关的神话传说:据说天神宙斯在分封领域的时候,由于太阳神赫利欧斯恰在巡视天穹,普照大地,因此他错过了分封的机会。当赫利欧斯回奥林匹斯山的时候,他要求宙斯将他在巡视...
2010.02.26 15:30:00
-
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使之从原始部落联盟状态过渡到有高度礼乐文化的文明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的分封制,政治上形成了类似于西方中世纪的那种“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权力构成,诸侯国君只要履行了“礼”上规定的“义务”,周天子就不...
2010.03.15 10:57:00
-
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从封建之始到“封建之消”为第二阶段,即从成汤立国至秦统一这一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封邦建国制度,上上下下全面实行分封制;从“封建之消”到“离合之消”为第三阶段,即由秦统一开始至南宋祥兴年间,其基本特征是一离一合、一治一乱的交替;从“离合之消”也...
2010.06.11 10: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