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508号公报,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吴征镒(1916-2013)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扬州人,当今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获2...
2016.01.06 09:03:00
-
77508号公报,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吴征镒(1916-2013)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扬州人,当今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获2...
2016.01.06 09:03:00
-
77508号公报,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吴征镒(1916-2013)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扬州人,当今中国植物分类学研究的集大成者,被称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获2...
2016.01.06 10:29:00
-
居峰说,鸣声可以是同种类之间的交流,还可以是和其他种类保持生殖隔离,确保纯系繁衍的重要手段。“每一种鸣虫的鸣声都有特异性。在昆虫分类学研究中,鸣声也被用来作为鉴别各类鸣虫的有效特征。”
有趣的是,所有鸣叫的昆虫几乎都是雄性,它们主要是为了求偶,雄虫通过自己独特的鸣...
2019.07.18 09:04:00
-
分化、适应不同生活的过程中会产生多样物种。这也是对考古类型学理论有新意的、有促进意义的阐述。这些认识为该书开展东周青铜器跨区域的分类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该书对东周青铜容器所做的具体的跨区域型式分类研究成果,是作者将上述理论方面的新认识施用于实践的体现。以类、型...
2019.12.30 10:47:00
-
保护提供了最新的基础资料;同时,在《名录》修订的过程中,发现了诸如物种分类争议、亚种提升为种、分布区变化等议题,这些都为未来兽类分类学研究指明了重要方向。
中国的特有哺乳动物(链接)
兽类,即哺乳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同样是哺乳动物,隶属于哺乳纲-灵长...
2021.10.18 08:09:00
-
物群”和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最为珍贵,堪称国宝级的化石精品。
南京紫金山昆虫博物馆作为国内首次集昆虫分类学研究、昆虫及两栖爬行动物生态展示、自然科普教育为一体的自然主题博物馆,室内面积约1600平方米,分为七大展厅,通过自然生态仿真造景、多媒体...
2022.04.20 22:02:00
-
》不断更新的数据,也是近年来我国学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的一个缩影。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中国学者在菌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380位中国学者参与发表了1124个菌物新名称,占全球新名称总数的近1/3。
“生物物种名录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数...
2022.05.23 11:41:00
-
影响陈守良学习的热情,她像蚕吃桑叶一样,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她的大学生活就在警报和爆炸声中度过,她由上海复旦大学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学研究所华东工作站。陈先生由大学转入研究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
她在裴鉴所长指导下首先参与了《苏南种子植物手册》的编写工作。就在这书...
2005.07.06 10:53:23
-
影响陈守良学习的热情,她像蚕吃桑叶一样,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她的大学生活就在警报和爆炸声中度过,她由上海复旦大学调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学研究所华东工作站。陈先生由大学转入研究单位,一干就是几十年。
她在裴鉴所长指导下首先参与了《苏南种子植物手册》的编写工作。就在这书...
2005.07.12 15: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