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5倍以上,实现稳粮和增收双赢。”窦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强说。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集中打造高效农业聚合体,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了‘支部有所为、群众享实惠、集体有收益’,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房村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说。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1.07.26 11:31:00
-
废弃物回收宣传工作,农药包装废弃物从以前‘随手扔’到现在‘有人捡、有人收’,逐步培养群众自觉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的良好习惯,进而推动回收工作全面展开,确保农业发展安全、农村环境美丽。”镇人大主席、分管农业的负责人王永说。
◎徐报融媒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2021.09.02 09:50:00
-
标,把路越走越宽。”王强对稻虾混养满心期待,窦家村正筹划新的发展蓝图,“我们将以虾为媒、以稻为介,将窦家村打造成集高效农业、休闲观光、绿色食品加工于一体的田园休闲观光基地,成为徐州近郊农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 记者 张耀文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1.11.11 15:33:00
-
场,采取订单销售等方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房村镇将扩大绿色果蔬发展规模,将绿色果蔬种植与旅游相结合,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幸福感,绘就新时代房村振兴发展新画卷。”房村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说。本报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2.03.28 16:11:00
-
了,省心又省力。”王建笑着说。据介绍,机插效率是手工的30-50倍,机械插秧比人工移栽每亩节省60-80元用工成本。既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实现移栽、宽行窄距、定苗、定穴插秧,从而达到高效、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
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摄
...
2022.06.17 16:44:00
-
业种植和乡村特色旅游相结合,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充分利用桥涵错落、荷花满塘的资源,逐步建成赏荷区、采莲区、垂钓区及服务区四大功能区域,变单纯的莲藕种植为乡村体验游项目,提高浅水藕附加效益,丰富旅游产品,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记者 张耀文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2.07.07 17:21:00
-
让“文明实践”深入人心。
“下一步,房村镇将在古驿‘莲’动品牌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一村一品牌’志愿服务理念,培育志愿服务文化,形成‘虹吸效应’,让一批立得住、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典型引领经济发展。”房村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说。本报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2.08.30 09:39:00
-
业产业链不断延长。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大美房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房村镇干部群众正以‘四敢’精神激发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奋力绘就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好图景。”房村镇党委书记周建伟说。
□ 本报记者 张耀文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3.02.02 08:56:00
-
嘿,你别说,还真不错,原来这就是小手拉大手全民在阅读啊!”村民薛建巧深有体会地说。
把书屋建在村子里,把好书送到村民手中,把活动办在家门口,房村镇通过农家书屋建设推进了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让书香飘万家,促进了乡村振兴。本报记者 胡明慧 通讯员 刘士伟 王兆廷
...
2023.04.24 09:57:00
-
制定的“一村一年一场戏”计划。
“家门口看大戏,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把党的政策、声音与关怀送到村民身边,让党建引领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这项活动我们将持续开展。”在李庄村演出现场,房村镇党委宣传委员刘士伟表示。本报记者 胡明慧...
2023.12.21 0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