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术笔谈组织刊发三篇探讨社会秩序的学术文章,以期对推动社会秩序研究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有所助益。
展开中国社会秩序研究的新视野
刘少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不仅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发展程度迅速提高,而且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复杂变...
2009.08.26 15:20:00
-
一个漂亮的侧手翻,“不觉得练功辛苦,因为喜欢嘛。”像陈文淇这样从“零基础”迅速成为小明星的孩子,艺术班里还有不少。
二年级的刘少杰是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子,他的爱好特别多,长笛、唱歌、跳舞、象棋都有两下子,“都是上了小学后学的,现在象棋老爸想赢我也没那么容易了!”...
2012.05.26 14:02:00
-
局限如何?这些涉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仍需进一步追问。《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刊发了一组专题文章对此进行研讨。刘少杰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缺失》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经济...
2014.10.22 08:40:00
-
局限如何?这些涉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仍需进一步追问。《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刊发了一组专题文章对此进行研讨。刘少杰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缺失》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经济...
2014.10.22 15:23:00
-
局限如何?这些涉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仍需进一步追问。《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9期刊发了一组专题文章对此进行研讨。刘少杰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与缺失》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经济...
2015.10.07 09:31:00
-
社会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理论的“社会公正论”和“社会矛盾论”。谢立中综合了后现代社会理论思潮,提出“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刘少杰根据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行为特点,提出“感性选择理论”。郑杭生关于社会理论的本土建构则更加系统,先后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
2017.01.13 09:53:00
-
社会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理论的“社会公正论”和“社会矛盾论”。谢立中综合了后现代社会理论思潮,提出“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刘少杰根据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行为特点,提出“感性选择理论”。郑杭生关于社会理论的本土建构则更加系统,先后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
2017.01.13 10:35:00
-
社会的基本现状,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理论的“社会公正论”和“社会矛盾论”。谢立中综合了后现代社会理论思潮,提出“多元话语分析理论”。刘少杰根据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行为特点,提出“感性选择理论”。郑杭生关于社会理论的本土建构则更加系统,先后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
2017.01.13 10:35:00
-
方面做出理论回应。洪大用讲“实践自觉”,认为社会学研究应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空背景、内容特色、研究方法和学术研究等做到实践自觉。刘少杰讲“社会学的新境界”,认为应该拓延社会学的边界,把社会学的研究延展至长达几千年建构的历史之中,比如深入理解先秦的儒学墨学、汉代的...
2020.05.28 14:54:00
-
总编辑喻阳,《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总编辑何云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教授刘少杰,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平等作主旨报告。
分论坛研讨现场 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中,与会专家学者分两组,...
2020.12.14 1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