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子系年》被陈寅恪称为“极精湛”,“自王静安(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顾颉刚则称赞其为“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刘向、刘歆父子年谱》以论证完整的二十八个不可通驳倒康有为的名著《新学伪经考》。西南联大时期的《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阐扬民...
2009.04.02 13:26:00
-
他一扫而空。顾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事”[4]。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也曾给顾以巨大的影响。康的《新学伪经考》,论证古文经都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顾认为此说“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康的《孔子改制考》,论上古事茫昧无稽,战国诸子大都托古改制。顾称此说“极惬心餍理”,...
2009.04.28 12:55:00
-
“法”等其他各家出现的时代不同。“儒”、“墨”、“道”、“法”诸家在春秋末战国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广泛应用;而杂家是在西汉刘向、刘歆整理古籍时才出现的。因此,可以看作是刘向、刘歆为解决某些图书无法分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有关于“杂家”能否成立的问题,赵吉惠先生曾有...
2009.07.23 16:10:00
-
视角,有助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学术文化。首先,从古代目录分类来说,经、史、子、集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始于两汉之际刘歆的《七略》,后经不断演变,形成了《隋书·经籍志》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这四大部类书籍,实际上有很多是相互交叉的。比如说,《诗...
2010.05.21 14:06:00
-
便说:“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似乎是论语之名要到汉武帝时才由孔安国、扶卿给它的。这一说法不但和刘歆班固的说法不同,而且也未必与事实相合。礼记坊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2012.04.26 15:27:00
-
即将接受成人礼的姑娘在彩排。宋峤 刘歆月 摄
今年8月23日是中国传统的七夕佳节,在8月19日下午,莫愁湖公园将举办一系列民俗活动,市民可提前体验传统七夕风情。届时,现场还有三个姑娘接受古代成人礼——笄(jī)礼。
8月19日下午,莫愁湖公园将举办包括穿针...
2012.08.17 16:13:00
-
祖皆为赫赫有名之辈,萧衍远祖可以追溯至汉代名相萧何及萧望之,而彭城刘孝绰一支源自于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裔汉著名学者刘向、刘歆父子。其二,历经久远的年代,兰陵萧氏和彭城刘孝绰一支到东晋皆被摒弃在世家大族之外,成为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北来次等士族”。萧衍一支...
2014.05.14 08:39:00
-
祖皆为赫赫有名之辈,萧衍远祖可以追溯至汉代名相萧何及萧望之,而彭城刘孝绰一支源自于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裔汉著名学者刘向、刘歆父子。其二,历经久远的年代,兰陵萧氏和彭城刘孝绰一支到东晋皆被摒弃在世家大族之外,成为陈寅恪先生所说的“北来次等士族”。萧衍一支...
2014.05.14 09:34:00
-
有所批评。《史记》肯定道家创始人老子在理论上的贡献,但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则有所商榷,并不赞同。
汉代文献整理大家刘向、刘歆父子以及史学家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学派有“十家”,除上述六家外,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至于在街头巷尾说故事的“小说家”是否可...
2014.05.16 08:25:00
-
有所批评。《史记》肯定道家创始人老子在理论上的贡献,但对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则有所商榷,并不赞同。
汉代文献整理大家刘向、刘歆父子以及史学家班固认为,先秦时期的思想学派有“十家”,除上述六家外,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至于在街头巷尾说故事的“小说家”是否可...
2014.05.16 08: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