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这里强调的仍然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了“自强不息”,就会对未来始终抱乐观态度;有了“刚健有为”,就会永不言败。
第四,应对金融危机,就要弘扬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包容气度。“礼之用,和为贵”、“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009.07.31 17:36:00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和辩证的思维理念等,经过千百年的锤炼,成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厚重的中原文化,培育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开拓创新、和衷共济等优秀精神品质。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已深深融入河南人民的血脉。“三平”精神与愚公移山精...
2011.01.04 08:32:00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价值取向,“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生态伦理……发掘它们蕴涵的现代性力量,可以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凝聚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核,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
2013.04.18 10:57:00
-
调动全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振作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大意义
能否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氛围,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信仰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要得...
2014.01.27 08:50:00
-
步效法自然、顺应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做人要像上天那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像大地那样宽厚平和,承载万物。人类所从事的的一切活动,只有顺应天道,顺应自然规律,才能无往不利、长久不衰。在环境污染...
2014.01.28 11:21:00
-
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和生命意志,彰显着中华民族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品质是中国传统...
2014.05.16 14:10:0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
2014.05.21 08:32:00
-
文化传统的教育传承过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她所具有的优秀传统精神和文化品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万物”的包容精神,“义以为上、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和“知行合一,行重知轻”的知行观,势必成为我们实现...
2014.05.22 08:39:0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责任,注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
2014.05.22 09:04:00
-
文化传统的教育传承过程。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她所具有的优秀传统精神和文化品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包容万物”的包容精神,“义以为上、舍生取义”的义利观和“知行合一,行重知轻”的知行观,势必成为我们实现...
2014.05.22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