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增加国内供给,在国内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出口的减少会影响CPI走低;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我国市场投资将快速下降,而政府为刺激内需确定的到2010年底4万亿投资主要用于投资周期长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期内效果将难以显现,也就难以完全弥补市场性投资减少带来的需求,...
2009.02.20 15:20:00
-
经济自身发展的不平衡让我们在这场全球金融大海啸中看到了改革的紧迫性和战胜困难的可行性。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面临“由外向内”的转型,刺激内需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这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开展社会保障和促进健康有序的金融创新活动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甚至,我们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收...
2009.03.16 15:08:00
-
内需的,但那样的扩大内需往往不仅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比如,一个极端的例子是,在1998年特大洪灾时,就有人提出的自然灾害可以刺激内需的说法。再比如,浪费和重复建设也可以起到扩大内需的作用。但我们知道,这种需求的扩大不仅是没有意义的,反而是有害的。所以,在扩大内...
2009.03.17 15:11:00
-
育联赛的提升,伴随数亿球迷回归的,将是中国文体产业的历史性飞跃。
有现实需求也有市场潜力的中国文体产业,现在迎来了经济转型和刺激内需的良机,如能借机实现跨越式发展,若干年后,中国领导人也一定能同样轻松地坐在球馆里与民同乐;不过与之不同的是,那时的中国经济将如日...
2009.04.02 13:09:00
-
扩大内需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进而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正不断投入巨资进行刺激内需,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但需要指出的是,政府的大多投资主要集中在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物质资本的投入上,但就国情来讲,教育、文化...
2009.04.15 14:41:00
-
消费券刺激内需效果不明显
应更加注意发放范围和方式
选择发放时机调动旅游兴趣
设计使用方式避免过多限制
继杭州、常州、四川等地在上海发放旅游券后,浦东近日将向江、浙和本市发放合计约9亿元的“迎世博”旅游优惠券。事实上,全国各地各种名义的消费券发放...
2009.04.28 14:53:00
-
还有,国际经验表明,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加速推进信息化是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家之间各种差距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可以在此轮刺激内需的政策考量上适当增加对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提升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尽快实现信息在我国城乡之间的充分利用与共享。
最...
2009.05.04 11:04:00
-
利时机,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入,既可以有效缓解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提供粮食安全的保障,又可以刺激内需,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
30年来我国的水利建设功不可没,但农田水利设施基础依然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累计完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
2009.06.03 11:35:00
-
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利率下调,出口退税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着眼于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内需。作为高储蓄国家,如果能让消费者将一部分的储蓄转换成消费,中国就将可以逐步通过内需来带动经济发展。从目前的发电量、税收、零售额等...
2009.07.09 15:34:00
-
入,尤其在目前情况下,各种政策的导向就应该考虑保就业、增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就无所谓安居乐业,劳动者就难以有收入,社会就难以稳定,刺激内需、扩大消费就没有基础,从而就没有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目前,一些地方在投资取向和产业选择取向上,仍然从发展经济角度考虑较多...
2009.08.05 1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