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关系。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许多国家为了解中国而纷纷开展“中国研究”,这反过来促使国人从他者的视角对自我文化进行审视,从而调整前进的步伐,矫正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完善对中国的整体认识。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所论述的问题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
2009.02.20 15:00:00
-
文化的内涵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这一方面取决于物质文明的进步程度,同时礼仪文化又不断地被总结、提升、传承和发展,反过来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科技、文化、教育都日益趋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礼仪...
2009.02.23 10:08:00
-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恰如胡锦涛指出的:“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历史经验证明,只要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即便原来是工人阶级政党(如社会民主党),也会蜕变为资产阶级政党。...
2009.03.07 16:22:00
-
国社会科学文摘》、《文摘报》、《报刊文摘》等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复印。
冯教授的主要观点有:1.竞争是社会活力的源泉,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竞争,就失去了生机,就会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之所以缺乏活力,社会长期停滞不前,根本原因是排斥和否...
2009.03.07 19:42:00
-
积极因素,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理想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四、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文化发展步伐
科学发展观的...
2009.03.08 12:02:00
-
成规律性的认识,作出理论的概括。正是由于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创新的动力,以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我们的理论创新才有了最坚实的基础,理论工作才始终保持...
2009.03.08 12:06:00
-
员、干部素质和本领。这一阶段的组织工作,与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相适应,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革故鼎新、开拓前进的历史进程相一致,与党的建设全面恢复和加强的历史步伐相协调,走在了解放思想的前列。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以江...
2009.03.08 12:06:00
-
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掌握贯穿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
2009.03.09 14:36:00
-
机会,民众的政治素质就更不可能提高。因此,民众的政治素质应该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进行训练和培养,而不应以此作为拒绝宪政的借口而放弃前进的努力。就近代西方主要国家来看,宪政的发展也都经历了一个从不完善到渐趋完善的演进过程,经历了两千年封建统治的中国人就更需要这种历练...
2009.03.09 15:13:00
-
行打开了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的这次开放是被动的、灾难性的,也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已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要急起直追赶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独立富强的中国。中华民国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009.03.09 1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