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沌的民间传说无意识,并无具体的史实框范要求,人们懂得充分的艺术想象力和虚构是情节生动的前提,无人追究作品的历史感,尽管一些严谨的剧作家也自发地向历史真实靠拢,如孔尚任撰作《桃花扇》,“恐见闻未广,有乖信史”,于是追求“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的...
2009.04.28 14:53:00
-
人‘描红’。对年轻一代来说,看字比临字重要,然后重新出发——自己去写字。”濮存昕说道。
经验二: 不忘文学的老底儿,重视剧本和剧作家
拿出好戏,离不开对剧本的重视——北京人艺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之一就是讲究戏剧文学的经典性。据剧作家郭启宏回忆,“人艺剧本组鼎盛...
2009.12.10 16:23:00
-
量亦颇为可观,计达3400余人。从作者身份来看,既有帝王、宗室、八旗、大臣、督抚,也有僧人、商人、匠人、革命党人,还有画家、小说家、剧作家、科学家,更多的则是普通的文人学者。就作者性别而言,男性作者固然占据了绝大多数,但女性作者也不乏其人。以作者地域观之,可谓遍及东...
2010.01.22 15:39:00
-
的时期,在那个混乱的时势,考虑如何实现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莫里哀则通过辛辣的讽刺嘲笑贵族的腐朽堕落、横行霸道;易卜生与之前的三位剧作家的明显区别在于他有着更鲜明的斗争性,他用笔抒发心中的激情,讴歌民族自由和解放。尽管这些戏剧名家的作品各有侧重,但他们的作品无一不...
2010.02.26 15:30:00
-
芬。在他们留下的众多杰出作品中,享誉世界的戏剧作品包括《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诸多作品。
那么,如此多的剧作家和杰出戏剧作品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难道这仅仅只是一种巧合吗?
马克思说过:“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
2010.02.26 15:30:00
-
味至味。于平常中见深味是艺术的大智慧。之所以说朴素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道理正在于此。
我们的电视剧很繁荣,但我们缺少真正的电视剧作家,导演不少,但真正顶得起“艺术家”头衔的并不多。我们的编剧与导演常常是为出资方打工,只对“老板”负责,并不对艺术负责。于是,不少现...
2010.06.04 16:31:00
-
名观众观看了由淮安市淮剧团带来的大型淮剧《韩信》。市领导刘希平、范学恕、陆长苏,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剧作家罗怀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以及沪上淮剧名家马秀英等一起观看了演出。
据了解,此次上海世博会“淮安文化周”淮安精品剧目展...
2010.08.07 11:35:00
-
造艺术的美。“生活这本经一念就灵”。闭门造车、无土栽培,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不了解群众的追求向往,就创作不出鲜活生动的作品。包括剧作家在内的所有影视工作者都要把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作为必修课,到改革开放第一线,到经济建设最前沿,到社会生活最基层,下得去、蹲得住...
2010.10.08 09:00:00
-
了,怎么还能收你们带来的鸡蛋呢?”十只鸡蛋传遍全连,成了工地的佳话。新闻记者为此采写了一篇报道并在工地广播站进行了广播,宣传部的剧作家为此编排了短剧《十只鸡蛋传全连》,在文艺晚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下一步该怎么办,谁也拿不定主意。总工说:为了百年大计,为了子孙...
2010.10.22 08:52:00
-
作者:梁秉堃 作家出版社
本书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学生梁秉堃(现已70多岁)根据自己跟随先生数十年的耳闻目睹,以及翔实的资料,如:曹禺先生的日记,他与巴金、老舍等人的交往的书信等写成,本书中还生动地描写了与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来往,最为令人动容的是他本人遭受的...
2010.10.28 0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