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2900多条、湖泊近300个。2003年,监测的有277条河流,577个断面中,优于Ⅱ类的占1.9%,Ⅲ类占19.9%,Ⅳ类占37。3%,Ⅴ类占12.5%,劣于Ⅴ类占28.4%,污染仍相当严重。
从发展要求看,江苏未来发展来自于资源、环境的 约束还将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
2009.03.09 14:20:00
-
三、清末民初宪政发展之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的缺失
宪政基础是指宪政得以建立所必需的前提条件,一国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的优劣于宪政的推行至关重要,从这一点上看,宪政基础实乃宪政的前提,前提未立,宪政也难以真正推行。清末民初的中国,无论是社会基础还是经济基...
2009.03.09 15:13:00
-
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Ⅴ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Ⅲ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
2010.08.04 15:17:00
-
“一稳”即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从水环境质量看,全省12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36.4%,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劣于Ⅴ类水质断面占24%,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58.5,基本稳定在轻度富营养水平,全流域53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
2011.12.16 09:30:00
-
通道,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
朱铁军坦言,重唱“太湖美”,必须通过“三大考验”:一是持续改善水质的考验,特别是总氮指标仍劣于Ⅴ类,成为影响太湖水质最大“短板”;二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考验,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消减难度很大;...
2013.05.08 07:37:00
-
通道,全面实现区域联网安全供水。
朱铁军坦言,重唱“太湖美”,必须通过“三大考验”:一是持续改善水质的考验,特别是总氮指标仍劣于Ⅴ类,成为影响太湖水质最大“短板”;二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考验,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消减难度很大;...
2013.05.08 08:59:00
-
污权有偿使用等方法已在全国推广。
然而,江苏省太湖办指出,太湖藻型生境短期难以改变,入湖河流总氮浓度普遍高于湖体,湖体总氮尚劣于五类,仍有出现较大面积蓝藻湖泛的可能。一些地方环保工作有所放松,出现污染反弹。在太湖西岸的武进港等地,记者看到,近岸湖面和入湖河道...
2013.05.30 09:22:00
-
~Ⅴ类占54.2%,劣Ⅴ类占2.4%。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均达Ⅱ类水质标准要求,总磷年均浓度符合Ⅳ类标准,但总氮年均浓度仍劣于Ⅴ类标准限值。
为什么经过多年治理,太湖总氮还是降不下来?省环保厅流域处副处长戢启宏说,和2007年相比,太湖水质总体改善,总磷总...
2013.06.04 07:49:00
-
相比,去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年均浓度均达Ⅱ类水质标准要求、总磷符合IV标准,分别下降9.8%、12%、11.3%;总氮年均浓度持平,仍劣于V类。太湖湖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略有下降,总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省环保厅流域处副处长戢启宏表示,由于氮磷常年积累,要消除这个...
2013.06.04 08:39:00
-
状况无明显变化。
尽管我市近岸海域海水生物学指标总体良好,浮游生物物种丰富度高,个体分布均匀,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水产品的生物质量均能达到《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二类标准的要求。但需要重视的是,近岸水质劣于远岸水质,入海河流污染问题依旧存在。(颜旻 洪石 王从帅)...
2013.06.04 09:32:00